Tobeornottobe,itisaquestion.(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个问题。
)爱,还是不爱,这也是个问题。
过去的时代已经过去,它们能够给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启发,包括对爱情的启发。
那么,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清楚“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个时代的爱情现状。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会爱,指爱的形式与示爱勇气;又不会爱,指爱的深情;很懂爱,指爱的知识;又很不懂爱,指爱的平淡与真实——的时代。
就这个时代有别于以往时代的爱情现状而言,根据生活的积累和媒体的资料,爱情大概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其一,缺乏恋爱。
现在的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被现实的房子呀、车子呀、高收入工作呀等问题牵引着,没怎么恋爱就被父母因为对方的条件而要求结婚或者要求分手。
有的学生曾在群里说,只要对方靠得住,有能力,有上进心,有责任感,暂时没有房子、车子,自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父母不能接受。
所以自己的婚姻自己也无法做主,像父母要自己结婚而不是自己要结婚一样。
其二,不会恋爱。
现在的青年,在爱情电影电视节目、爱情小说和爱情心理网站中流连忘返,就是难以真真实实地去谈一场恋爱,去爱一个真实的人,去接受一个真实的人的爱。
网络的存在使得爱情的虚幻感更加强烈,征婚节目的存在也是现实世界恋爱之难的某种证明。
有的甚至不谈恋爱,喜欢独身。
所谓“我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一个爱人,而是喜欢自己一个人生活,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爱人。
我听说某名校有个40多岁的女老师独身很多年了,她也蛮漂亮,也不是怨妇型的女人。
她不是恨男人,而是觉得一个人也可以幸福,为什么一定要两个人呢。
这样通达的独身观念是不多的,毕竟她是高级知识分子。
更多选择独身的人不是主动选择,而是出于无奈,尤其是女性。
年轻时干事业没考虑婚事,年纪渐长待遇不错,又不愿意选择比自己弱的人,渐渐就“剩”下了。
大城市的“剩男”有类似情况,也有的迫于高房价而无奈独身。
独身现象在高校不少,被看得很淡,这和大学的人文精神与自由氛围有关。
但若是在中小学或其他单位,肯定被议论纷纷。
其三,不敢恋爱。
因为受过伤害而不敢开始新的恋爱。
这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的时代。
之所以说其弱,是因为无论是恋爱的分手,还是夫妻的离婚,都对一方或者双方造成了伤害,相处的时间越长,伤害就越大。
所以越没心没肺的人,越容易渡过难关;越深情的人,越难以摆脱,有的甚至是几年之后才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
之所以说其强,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压力大,诱惑多,如果你都能够坚持真爱,坚持自我,坚持反思,那么你就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可爱的人。
其四,暗恋。
这或者是单相思,或者是双方都有感觉,有意思,但因为自尊、顾忌或者其他原因,没有一方先挑明,最后也只能无言地分开。
有些大学生就是这样的恋爱模式。
其实怎么说呢,有时候爱就是一句话。
如果你觉得很多话要说也可以写信,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方又不是老虎!
其五,追求完美爱情。
有的文章说“为了追求完美的爱情,要做好独身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