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12章

首页
边的女人,那叫一个丰硕。

    ” 秦峥打趣:“我们阿让这样英俊,怎么没被西蛮女人招了女婿?” 李睿眉飞色舞地说:“你怎么知道没有?与我们常做生意的一个部落族长,有个闺女,今年才十三。

    那西蛮女人熟得早,十三就已经是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了,还有那胸脯,鼓得高高的。

    ”男人说起话来,向来荤素不忌,“那族长一直拉着阿让说,他有多大的草原,有多少头羊,多少头牛,多少匹马,部落里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

    开始,我们还不明白,后来那族长说到他家闺女,我们才明白这是要把闺女许给阿让。

    把咱们阿让都给吓结巴了,那族长还说,娶他家闺女,他就陪送女儿一千头羊,一千匹马。

    阿让听到这儿,险没吓尿了。

    ” 宋嘉让捶了李睿一拳,笑骂:“滚!没有的事儿!” 几人已是笑得前仰后合。

     秦家这顿饭吃得热闹,男孩子们的笑声一直远远传到秦峥院外头去。

    到走的时候,大家都有几分醉了。

    李睿出门向来是坐车,不必担心他。

    倒是李行远、宋家兄弟以及杜君都是骑马,秦峥素来妥帖,不放心他们醉后骑马,安排了自家马车下人送他们回家才算周全。

     饶是秦峥酒量极好,这次喝得也有些上头。

     秦老尚书听说孩子们都走了,笑对孙子道:“你也去好生歇歇吧。

    ” 秦峥行一礼,方退下了。

     宋荣傍晚回府就知道了兄弟两个去秦家吃酒,吃得半醉回家的消息。

    念及孩子们都大了,待儿子们醒后,宋荣只骂了一顿,就没动手。

     兄弟两个乖乖认错反省,见已过关,相视一笑,暗暗庆幸。

     宋嘉让私下问:“爹,什么时候接妹妹回家啊?” 宋荣道:“不急。

    ” “一个女孩子,不好总在尼姑庵住着。

    ”宋嘉让想到妹妹想吃个肉,都要大老远地跑到吴家兄弟的小屋去吃时,就有些心疼。

    再者,妹妹年纪渐渐大了,总不能再像个小女孩儿似的,没个男女大防。

    虽然老梅庵少有人去,且吴家兄弟也不似会多嘴的人,但被有心人瞧见了总归不大好。

     宋荣依旧老神在在,道:“我心里有数。

    ”至如今,四皇子的亲事都未定下,四皇子转年就十五了。

    自己闺女明年十三,皇家娶亲,向来是十二三就开始给儿孙相看。

    自家家底儿薄,宋荣也从不会自不量力地觉着自己女儿有资格去配皇子。

    但还是待四皇子亲事确定,再接女儿出来比较妥当。

     明年宋嘉言十三,二皇子府上的事儿冷了两年,也差不多了。

    而且,闺女十三岁回家,出去各家走动走动,过了十四,转眼就是十五及笄的年纪。

    十五岁定好亲事,过两年出嫁,正好嫁妆什么的也能齐备。

    宋荣心中早有盘算。

     见老爹不说话,宋嘉让道:“明年吴家兄弟就要春闱了,待吴家兄弟春闱高中,就没人给丫头做肉吃了。

    她哪里过得了吃素的日子啊。

    ” 宋荣不以为然:“吃素又不会死人,世上就没有过不了的日子。

    ” 宋嘉让被噎得无语。

    在老爹眼中,除死无大事。

     宋荣瞅儿子一眼,道:“玩儿了这两年,你也差不多够了。

    明年十六,还打算跟着商队出去混吗?” 宋嘉让道:“不是跟父亲说过吗,就两年,我是很有信用的。

    ” “老实着些,我给你请的武进士明年初就能来家,你好生跟他学,先考个武举人出来。

    ”对儿子的回答,宋荣稍稍满意,道,“亲事上,明年也差不多定下来吧。

    ” 宋嘉让眼睛瞪得老大,不大情愿地说:“不能再等两年吗?” 宋荣不想长子素来豪气,于这种事上,还有些小小的少年心,遂笑道:“如果你想晚些成亲,等几年也无妨。

    男人年纪大些,才更有责任感。

    还是老规矩,家里的丫鬟,你不准碰。

    ” 宋嘉让含糊地嗯了一声。

     三年一度的春闱向来是帝都盛事,这一年的春闱更令世人难忘。

     开国太祖皇帝最敬仰的便是大凤王朝的凤武帝,故此,东穆国一些科场规矩皆仿照当年大凤王朝设立。

    譬如,每三年一届的春闱,考的不只是文科状元,同样,武科春闱也是在这一时间举行。

    故此,春闱过后,向来是文武状元一道出炉,然后文武状元带领着文武进士们一道于朱雀大街游行,令帝都百姓自由围观赞叹,其场景之热闹,堪比庙会。

     今年尤为出众。

     无他,文武状元竟出自一对孪生兄弟,吴双吴玉。

     尤其,这一双兄弟非但文武出众,其相貌风采更是天上有人间无,昭文帝笑着对宋荣道:“子熙,你可是被人比下去了。

    ” 宋荣一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过,臣这个前浪还想多为皇上尽忠几年,还请皇上不嫌弃臣才好。

    ” 昭文帝哈哈大笑道:“记得朕初见你与子焘,当时就惊叹世间怎有这样出众的兄弟。

    如今见了吴双吴玉,才知上天实在厚待于朕。

    ”若不是吴家兄弟是两个大活人,昭文帝几乎当二人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祥瑞了。

     宋荣道:“世间俊杰辈出,都是皇上施仁政所致。

    ” 昭文帝笑道:“听说他们之前是住在梅林状元屋的,如今想来状元屋的名声该更加大了。

    ” “状元屋有没有效臣不知,不过,梅林里活计不重,月钱又多,是一桩不错的活计。

    ” 昭文帝忽然想起来,问:“你不是把你家丫头送去宜德姑妈那里了吗?宜德姑母还真是给你面子。

    ”昭文帝心情大好,与近臣说话也随意了些。

     宋荣叹:“倒不是师太给臣面子,是臣亡妻的一点儿面子吧。

    ” 昭文帝倒是知此一节,亦知今年年初宋荣又去庙中给亡妻做了道场,想着宋荣也是难得的情深义重之人了。

    昭文帝问:“你是不想让你家闺女从姑母那儿出来了?” 宋荣忙道:“庵中地界儿清静,不好长久打扰师太清修,臣正准备过些日子接她回家教导。

    ”他实在担心昭文帝随口来一句,难得你家丫头投了宜德姑妈的眼缘儿,那就让你家丫头多陪姑妈几年吧。

    若昭文帝这样说,宋荣得愁死。

     “你家那丫头,是个机灵人,有几分机智灵敏。

    ” “她太过浮躁,臣送她去庵里,也是盼她性子能沉静一些。

    ”宋荣提心吊胆地回答着昭文帝的问话。

     昭文帝与宋荣年轻时相识,又君臣多年,似是看破了宋荣心中所思,微微一笑,感叹:“宋子熙还是宋子熙啊。

    ” 打皇家主意的人太多了,昭文帝反倒喜欢宋荣这种生怕将儿女与皇室扯上关系的性子。

    当然,他更喜欢看宋荣提心吊胆的模样。

     宋荣回家后,盘算着接闺女回家的时间。

    昭文帝都这样讲了,宋荣便不能再让宋嘉言继续待在老梅庵里。

     老太太正在跟儿孙说笑,见儿子回来,笑问:“我听嘉让与嘉诺说,新的文武状元是一对双生兄弟,俊秀得不得了,可是真的?” 宋荣笑道:“自然是真的,给他们两个狗胆,他们也不敢糊弄老太太啊。

    那兄弟二人的确生得极好。

    ” 小纪氏跟着凑趣:“老太太有所不知,如今帝都可有了新风潮,就是看状元兄弟。

    ” 辛竹筝笑道:“我听说,那日两位状元游街,整个朱雀大街都堵得动不得了。

    以往状元进士游街,有个大半天也就结束了。

    那一日,可是直到傍晚,状元进士们才走完朱雀大街。

    ” 这些时日,耳边尽是状元兄弟的传言,宋嘉语也好奇得很,问:“大哥,你跟状元兄弟很熟吗?” 宋嘉让笑道:“我跟二弟还吃过状元烧的腊肉饭呢,是不是,阿诺?” 宋嘉诺点点头,心下暗笑,大姐姐还吃了好几年呢。

    不过,这种话,现在却是不好再说的。

     辛竹筝记性好,人也机灵,笑道:“以前让儿说的,言儿常去守林人那里吃饭,是不是就是去吴家兄弟那里吃饭?” 宋荣不露半点痕迹地微笑道:“听嘉让胡言乱语,老梅庵是宜德大长公主的居所,宜德大长公主门户何等森严,平日里女尼们都是足不出庵门半步,鲜少出来。

    就是我要去看望言姐儿一回,都得提前递帖子等信儿,得到庵中允准,方能进去。

    言姐儿陪伴在大长公主身边,日日烧香礼佛,庵门都不能出得一步,更不会与守林人来往。

    ” 辛竹筝笑得有些牵强,连忙道:“原来是嘉让胡说,我险些误会。

    ” “自家人说笑无妨,不过,宜德大长公主是皇室中辈分最长者,乃是当今皇上嫡亲的姑妈,平日里就是景惠长公主亲去求见都进不了老梅庵的门儿。

    言姐儿不过侥幸去老梅庵住些时日,过几天,我也要接她回来的。

    ”宋荣正色道,“尤其咱们家人,不能随意说老梅庵的事,不然,你们年纪小不留意,若是犯了大长公主的忌讳,一家子就完了!” 这也是宋荣的心机所在,老梅庵永远是安全的,不只是人身安全上,就是名节上,亦是如此。

    宋嘉言是去了老梅庵居住,若有人敢坏女儿的名声,就是坏老梅庵的清白。

    不要忘了,宜德大长公主终身未嫁。

    你要说住进老梅庵的人名声不好,是要将宜德大长公主的面子置于何地? 不论宋嘉言是住进老梅庵,还是自老梅庵出来,身上都已经打上了宜德大长公主的标记。

    有这一重保障,许多事,宋荣都可以放心了。

     宋荣这样郑重其事地交代,孩子们都垂手应了。

     见孩子们有些紧张,宋荣笑道:“嘉让,你既然与他们兄弟熟,什么时候请他们到府里坐一坐,让老太太见见。

    就是筝儿、语儿,你们女孩儿家,大家闺秀,不好见外男。

    不过,在你祖母这里置一扇屏风,于屏风后悄悄看一看状元也是无妨的。

    吴家兄弟,的确出色。

    ” 宋嘉语与辛竹筝都有些不好意思。

     宋荣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小女孩儿那些心思,他清楚得很。

    只要无伤大雅,他乐得宠着女孩儿些。

     把一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