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册 第12章

首页
只要不是遇着昏君,皇后地位稳固与否,并不在于受到皇帝多少宠爱。

     皇后的第一职责也不是与妃嫔争宠。

    在很大程度上,男人对正妻的要求是,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对于这样称职的女人,脑子清楚的男人还是愿意给她相对的尊重的。

     昭文帝对宋嘉言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宋嘉言的坦诚与才干。

     宋嘉言向来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直率的人一般少有心机,偏偏,宋嘉言还有过人的才干。

    这让昭文帝能够放心用她。

     北凉使臣来代他们太子求婚时,昭文帝笑允联姻。

     二公主于后宫听到此消息就当场晕了过去。

    二公主的生母容嫔听此消息,去戚贵妃的长福宫很是一通哭。

    当然,容嫔最应该去的是方太后的慈宁宫,只是容嫔胆子小,慑于方太后的威严,硬是没敢去。

     容嫔于后宫不显,二公主亦不若端睿公主得宠,昭文帝不擅安慰女人,直接把二公主送到了老梅庵给宋嘉言开导。

     联姻北凉并不是昭文帝刚刚有的想法,早在几年前便开始计划了。

    这次,昭文帝非但将二公主送到了老梅庵,连带着要陪嫁的女官,一并送了来。

     宋嘉言将人与二公主及宫人侍女另安排在隔壁的院子。

     昭文帝特意安排的陪嫁,总有其特别之处。

     女官名叫苏林,论气质高雅,模样娇媚,犹胜二公主一筹。

    苏林总会在宋嘉言刚起床时过来服侍,顺便向宋嘉言回禀二公主的情形:“昨日公主殿下的胃口似乎好了些,比前几日用得香。

    ” 宋嘉言道:“不必时刻盯着公主,公主愿意做些什么,就让她做些什么吧。

    ”二公主若想死,早死了。

    只要二公主不寻短见,宋嘉言便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若二公主执意寻短见,她拦也拦不住。

     苏林柔声应了。

     宋嘉言晨间都会习武,待她练过一套剑法,苏林捧上软巾丝帕,又服侍着宋嘉言换过衣衫。

    宋嘉言屏退左右,问:“你看公主如何?” 苏林道:“只要殿下安安稳稳地嫁入北凉,殿下的任务便完成了。

    ” 看来昭文帝对二公主并没有过多的期待,宋嘉言道:“公主的身份让她有许多的便利,不过,本宫与皇上的看法一样。

    只要公主安安稳稳地做着北凉的太子妃,就是最大的功绩。

    不要对公主要求太多,公主地位稳固,你们才安全。

    ” 苏林道:“是,奴婢也是做此想。

    ” 苏林是个很会讨喜的人,不过数日,五公主就常缠着她一道玩儿,即使慢吞吞的九皇子也不讨厌苏林。

     宋嘉言冷眼观察苏林数日,寻机对昭文帝道:“让苏林做二公主身边的女官,实在可惜。

    ” “皇后的意思是……” “给她一个长驻北凉的身份。

    ”宋嘉言温声道,“既然两国联姻,不如请北凉使臣常驻帝都,同样的,我朝亦可派遣使臣常驻北凉。

    ” 昭文帝道:“两国互派使臣,这非小事。

    ” 宋嘉言道:“臣妾只是觉着,以苏林的才干,若作为二公主的陪嫁女官嫁入北凉,怕是难逃北凉太子青眼。

    一旦为太子姬妾,苏林能做的事就太有限了。

    如果能让苏林有一个恰当的身份长留北凉,依她的品貌才干,结交北凉官员并非难事。

    再者,她是女人,即便入太子府给公主请安,也是便宜的。

    ” 昭文帝笑道:“即使两国互派使臣,苏林毕竟是女人,也做不得官。

    ” 宋嘉言笑道:“这要看怎么说了,前朝与我朝都未有女子为官的先例。

    想当初,大凤王朝时,女子封爵为官,并不罕见。

    ” 昭文帝皱眉思量一时,道:“互派使臣之事,两国要互相商议,怕一时难办好。

    朕想着,不如皇后收她为义女,让她一并送嫁二公主。

    再给苏林一个契机,她便能在北凉站住脚。

    ” 宋嘉言笑道:“只要对皇上有所帮助,臣妾都没意见。

    ”虽然苏林十八岁,只较宋嘉言小四岁而已。

     宋嘉言笑问:“皇后养女,按理也要赐爵。

    ” “朕就赐她郡主之位。

    ”这点魄力昭文帝还是有的。

     “平白无故收个义女,也惹人疑。

    臣妾再给皇上出个主意,何不以假乱真,就当苏林是皇上的沧海遗珠?”宋嘉言眼睛柔亮,不疾不徐,“皇室什么都不要说,只管让人去猜度。

    当然,这事,还是要借二公主的手。

    ” 昭文帝哈哈一笑,揽住宋嘉言的肩:“皇后真是朕的贤内助啊。

    ” 宋嘉言温声道:“皇上是臣妾的丈夫,臣妾盼着皇上事事顺遂。

    ” 初冬时节,老梅庵已经烧起了地龙,屋内十分暖和。

     昭文帝在老梅庵留宿了一夜,第二日朝中休沐,昭文帝不急着早朝,直待用过午膳,方起驾回宫,临行前对宋嘉言道:“眼瞅就是年下,朕与母后说一声,接你回宫。

    ” 宋嘉言轻叹:“臣妾也惦记着母后的身体。

    只是……”顿一顿,宋嘉言轻手为昭文帝整了整衣领,温声道,“皇上看母后的意思吧,不要为了臣妾叫母后心下不悦。

    只要皇上心里有臣妾,臣妾在哪儿都是一样的。

    ” 昭文帝握一握宋嘉言的手:“朕知道了。

    回去吧,风凉。

    ” 宋嘉言一笑道:“臣妾看着皇上走了再回。

    ” 方太后对于昭文帝总是去老梅庵一事十分不满,昭文帝又寻机对方太后道:“母后身子渐安,眼瞅着年下,宫里大祭还要由皇后主持。

    朕想着,择日接皇后回宫。

    ” 方太后实在烦了宋嘉言,闻言面露不悦,冷声道:“皇帝想去就去,何必与哀家商议?” 昭文帝便没有再提迎宋嘉言回宫的事,宫中大祭由方太后主持。

     过年时,宫里没有宋嘉言,这让方太后顺心得很。

    当然,苦的是诸公主、贵女、诰命,甚至连礼部,也被宋嘉言要求安排出公主、贵女、诰命年下去老梅庵请安的时间安排。

    她是不会免了这些人的请安礼的。

     方太后对宋嘉言是眼不见心不烦,她老人家另有一桩心事,笑与昭文帝道:“丽妃抚育七皇子这些时日,七皇子聪明可爱,丽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自皇帝潜邸便跟着皇帝了,哀家想着,不如给丽妃晋一级。

    ” 昭文帝笑道:“那便将丽贤妃晋为淑妃,二公主的生母容嫔也是宫中老人,容嫔晋为贤妃。

    ” 方太后原意是将丽妃晋为贵妃,不想昭文帝是这个意思,未再争执,一笑应了:“就依皇帝的。

    ”二公主远嫁北凉,晋一晋她的生母,也是应该的。

     想到二公主,方太后道:“这是二公主在宫里过的最后一个年了,皇帝也不说接她回来。

    哀家怪想她的。

    ” 昭文帝道:“皇后一人在山上难免寂寥,便让二公主尽一尽孝道。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