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节

首页
大的自制力,才能克服这种扩充权力的冲动。

    ” “就拿荆江一带来说,陶、桓诸公,起先都出身寒微,可一旦掌权,便成了足以威胁中枢的强藩,背弃了起初为国为民的初衷。

    ” “古语有云: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永嘉之乱并非仅仅一时,而是催生了无数的乱象,直到今天还留有遗患。

    要彻底制服朝中的世家,要治理这种种的乱象,首先要自己手握权力,其次则需要一组更加合理的机制。

    ” “阿如,你看这大江。

    流水滔滔,单靠一道堤坝是拦不住的。

    结构性的危机,要靠结构性的改革来抗衡。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有耐心。

    ” 郗归正色说道:“我当然可以让宋和去查这些人,看有没有已经发生的利益交换。

    可是南北初初统一,新政正在推行,此时正是要团结、要用人的时候,我们要对付负隅顽抗的豪强,要查处数额巨大的贪腐,实在不该因为这一点点试探交锋而去警告什么。

    ” “阿如,抓大放小,首先要去除大方向上的错误,然后才能去追求小处的完美。

    等局面稍稍稳定之后,自能腾出手去处理这些细枝末节。

    ” 郗如有些难为情地说道:“姑母,我没有想到这点。

    ” 郗归宽慰道:“无碍。

    阿如,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人情’二字,是永远都不能避免的。

    如果不能彻底驱除,那便要学会利用人性。

    有私心的人,未必不能做好官。

    大公无私自然好,可却实在难得。

    对于普通人而言,先公后私,甚至是仅仅做到不以私废公,都已经是不错的品质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我们当然要永远查纠因私废公之举,可也要明白,外部的监察,是很难与人性对抗的,我们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以及孜孜不辍的耐心。

    ” 元夕过后,朝廷便正式开印。

     正月十六的朝会,气氛很是沉闷。

     经过近一个月的探听、商讨与酝酿,先前被韩翊等人大加反对的国库入股市马之事,竟然不声不响地通过了。

     所有人都知道,与接下来要商议的事情相比,去西域行商的这点钱财,根本算不得什么。

     真正值得在意的,是那封来自王皇后的劝进表,是郗归今后的动向,是江左何去何从的问题。

     这将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朝会,他们必须慎重。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人人心中都想着慎重,现场反倒无人做声了。

     郗归瞥了一眼,作为执政之一的谢瑾,便理了理衣袖,轻咳了两声,登时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只听他不急不缓地说道:“年底封印之前,王皇后送了一封劝进表到内阁,力劝郗司空称帝。

    封印其间,兖、青二州,徐州,江州,雍州等地,皆奉了劝进表来。

    今日恰逢朝会,还请诸位说说自己的意思。

    ” 堂下鸦雀无声,朝臣们一个个盯着光可鉴人的地板,大都不肯先出这个头。

     沉寂之中,顾信第一个出列,朗声道:“郗司空创立北府军,平定孙志叛乱,打退苻秦大军,如今更是收复二京,荡平桓楚,如此大功,实堪为君。

    国不可一日无君,帝位空悬,终非长久之计,臣以为,我等当恭请司空早日登基,以安社稷。

    ” 南烛等几个郗氏亲信,亦一一出列,请郗归早日称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