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忍得锥心之痛,忍不得相思,是我失策了

首页
莫名受人牵制,这样不好。

    圣人近来可练字?” 她有些羞愧,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愈发疏懒了。

    最近遇见一些事,心里没有根底,想讨先生的主意。

    我记得先生教导过我,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可是很多时候做不到,那么又当如何?” 崔竹筳请她坐,缓声道:“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伤,忍无辱。

    这几字真言,圣人自小便熟读于心的,如今大了,反倒忘了?” 她低下头,其实那些空泛的话,对于她现在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帮助。

    她看他一眼,开始犹豫要不要将云观的事告诉他。

    崔竹筳是她恩师,之所以入了大钺禁庭,都是因为她那时任性的托付。

    现如今她的荣辱关系到他的命运,如果继续让留在禁中,也许会卷入一场暴风雨。

     她把两手拢起来,沉吟了下道:“先生请辞吧,我叫人准备盘缠,先生去别国,不要留在大钺了。

    ” 他倒不显得意外,沏了杯茶递与她,“可是出了什么变故?我走再容易不过,只是担心你,你在这禁中,早晚要吃亏。

    ” 一阵酸楚冲上鼻梁,她勉强将眼泪压了下去,“所以我知道我做错了,本不应该来和亲,可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她左右略一瞥,黄门都在远处侍立,说话不怕人听见,便道,“如果能跟着先生一起走多好,可惜不能,只怕要烂死在大内了。

    先生不同,你是自由的,能走便走吧,走得远远的。

    四个月前我曾经雄心万丈,要来钺国替云观报仇,结果呢,仇未报成,把自己变成了傻瓜。

    我劝先生走,是为先生好。

    再逗留下去,恐有一日要引火烧身。

    ” 他依旧是淡然的模样,“圣人在我门下十来年,若有什么心里话,不妨说出来,圣人还信不过我么?” 她沉默着想了好久,“先生,这话我答应过他,谁也不说的,可是我不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办,只有向先生讨教了。

    昨日过秋社,我去了荣国长公主府,在公主府遇见一个人。

    ” 他抬眼问:“是谁?” 她嗫嚅了下方道:“是云观。

    ” 他吃了一惊,“他没有死么?” 秾华点头道:“那时有人代替了他,他趁乱逃出汴梁,后来在关外流浪,直到近期才回大钺来。

    ” 崔竹筳长长哦了声,“难怪你要我走,是怕我卷进这场纷争么?其实你不用为我担心,眼下最需要冷静的是你自己。

    我知道你的处境艰难,原来的恨是一场误会,既然云观活着,你同今上之间的恩怨已经谈不上刻骨了。

    我问你,你打算如何自处?一边是爱人,一边是丈夫,你如何抉择?” 她茫然拿手捧着脸,喃喃道:“我不知道,我脑子里一团乱麻,什么都想不起来。

    ” 她这样的进退维谷,其实已经表明了态度。

    但凡有一丝犹豫,就说明开始动摇,她对云观的感情显然不及从前了。

    崔竹筳道:“若让你杀了今上,你还能下手吗?” 他眼里有冷冷的光,她怔忡看着他,半晌极慢地摇头,“我不想参与进去。

    ” 两两无话,师徒只是静坐着,崔竹筳到底叹了口气,“你现在的立场,叫云观知道了应该很伤心罢。

    失去江山,失去爱人,今上是大赢家。

    我若是他,早知道回来要面对这一切,倒不如在外漂泊一辈子。

    我同他也算有交情,但无论如何,我首先是你的先生,你幸福与否,才是我最关心的。

    你先前说不想参与,我想这或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云观势单力孤,要想与今上对抗,只怕不那么容易。

    说不定到最后,还要走原来的老路。

    你是内闱中人,一切不与你相干,只要今上爱护你,你不会受到任何波及。

    听我的话,同今上不要有任何嫌隙,你在禁中的依靠只有他。

    别忘了,咫尺之遥还有一位乌戎公主,一旦贵妃得了宠幸,乌戎与大钺联手,不单云观性命堪忧,连绥国都有危险。

    ” 这些她事先都想到了,只是一直混混沌沌,没有理出头绪来。

    经他再一点拨,霎时云开雾散了。

     “只是云观怎么办?我怕他有不测。

    他如今必定不愿意听人劝了……” 崔竹筳蹙眉凝视她,“所以你要同今上好好相处,万一云观落到他手里,你至少还能替他求情。

    ” 求情?这种事只怕悬得很,但无论如何也是退路,她呐呐应了,“那先生何时请辞?” “我?”他转眼看天章阁下巨大的匾额,“待尘埃落定了,是去是留自有论断。

    圣人来这里有阵子了,回去罢,坐得太久怕惹出闲话来。

    ” 她听了离座往亭外去,走了两步复回身叮嘱:“先生若有事,只管差黄门来涌金殿回我。

    ” 他颔首道好,“我的话切要记住,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今上是聪明人,不要刻意取悦,就当云观从来没有出现过。

    你同今上感情越深,对你自己越有利。

    即便辜负了郭太后的嘱托,至少保得绥国无虞,也算你尽了全力了。

    ” 她对崔竹筳一向不疑,也相信崔先生是为她好。

    就如他说的,云观的事可以不去过问,绥国的事总有切身的利害关系。

     她来天章阁不能空手而归,到阁内挑了两卷《楞严经》方返回庆宁宫。

    进宫门时春渥正指派人把熏香炉抬出去除灰,见她回来了趋步跟进殿里来。

    她把经放下,舒展大袖跽坐在窗下矮榻上,边翻边道:“时候差不多了,官家回福宁宫了么?” 春渥答得有些迟疑,“安排在贵妃跟前的人传话回来,说官家多喝了两盏……中晌歇在宜圣阁了。

    ” 她手里的经卷落下来,卷轴砸在几上一声闷响。

     这下好了,果真是收势不住了…… 心烦意乱时,徐尚宫进来传话,说秦让在殿外求见。

    她忙应了声,“请秦高品进来。

    ” 秦让垂着两手入殿一揖,“与圣人请安。

    ” 她点了点头,“高品来了,上回我在福宁宫中闹了一通,后来也不曾好好过问,官家可罚你?” 秦让笑道不曾,“官家不单未罚,还给臣升了两等,如今臣是内西头供奉官了,录押班也升了副都知,都是圣人给臣等的恩典。

    ” 秾华听了很高兴,“我唯恐给你招了祸端,这样好,我也放心了。

    ” 秦让笑了笑,近前的人最清楚,正是因为之前大吵了一通,帝后的感情才愈发好了。

    这是个大坎儿,迈过去就是助了官家一臂之力,不但不罚,还要大大受赏。

    大钺的内侍升官不容易,从小黄门到高品都花了他近十年的工夫,愈往上愈艰难。

    如今可算当了供奉官,可见娶妻纳妾都在眼前了。

    圣人这一闹,成全了他们这些没指望的人,歪打正着,足以叫人感激涕零了。

     秦让趋前两步道:“圣人可知官家歇在宜圣阁了?” 先前正为这个烦恼,听了又勾起伤心事来,只不好做在脸上,故作大度道:“原本就应当,梁娘子进宫三月余了,官家总不能一直不闻不问。

    况且乌戎使节要来访,官家亦有官家的难处。

    ” 秦让一叠声道是,“圣人最是大度,不过官家只是喝得有些过了,并不是真心要留在梁娘子处……”说着一顿,向上觑了眼,“臣适才听副都知说起,官家仰在榻上直找皇后,梁娘子当时甚为尴尬。

    圣人若是愿意,眼下便去宜圣阁相陪,也免得梁贵妃趁机钻了空子。

    ” 秾华愣在那里,这算什么呢?问问她的心,只想把他接到身边。

    可是既然在贵妃阁中,她中途抢人,还不让持盈恨出个窟窿来!终归都不是没名没分的,她不能仗着皇后的身份欺压人。

    他醉中叫错了人,贵妃已经很难受了,她再出现,可就是有意与人结怨了。

     她思忖良久,还是摇了摇头,然而到底不放心,红着脸问:“官家……可曾……招贵妃……侍寝?” 秦让呆了呆,“官家歇在后阁,只有梁娘子在里间侍奉……有没有侍寝,臣就不得而知了。

    ” 她怅然哦了一声,“官家不喜欢别人亲近,如今这毛病好了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