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手川背上涌起一股寒气。
这么一来,不就又完全是重演上一桩案子的剧情了吗?
渡濑的言语间,充满了对一个可疑人物的暗示。
“班长您是在怀疑小比类吗?”
“不是在怀疑他,而是也怀疑他。
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没嫌疑的。
”
“可是,从刚才的样子来看,小比类完全不像是打算复仇的样子啊。
”
“你这么说的证据呢?”
“他不是一直很淡定嘛。
哪怕是讲到凶手的处境,还有自身遭受的来自外界不讲理的攻击,他都没有半点感情波澜,简直跟个人偶一样。
”
“人偶一样?没想到你还能观察对方讲话时的表情,算是进步了,虽然搞错了对象。
要从那种人表情里读出感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什么叫那种人?”
“生气和激动,都是消耗体力的事。
不管遇到多悲惨的事情,要是愤怒的感情持续上很多年,当事人的精神肯定会吃不消。
所以基本上都会那样,平时把感情放到心底,藏得好好的。
这也算是一种防卫本能吧。
然后,感情会在某些情况下爆发。
”
“您是说,这次的事就是爆发的表现?可是班长,他家客厅甚至都没有哪怕一张家人的照片啊。
不仅如此,甚至都没有家人的气息。
”
“很可能是故意抹掉的。
明白自己情绪容易亢奋的人,会刻意把可能刺激自己的东西从身边剔除掉。
”
“您为什么就这么执着于小比类呢?”
“因为我看过他四年前在电视镜头面前说过什么、控诉过什么。
”
四年前,古手川还在派出所值班,正是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没有空闲追踪新闻,更不用说外地的新闻。
“你的手机能看到以前的新闻吗?要是还能找到,建议你看看。
看完你就会改变对那个男人的看法了。
”
“……车,停会儿行吗?”
渡濑默不作声,姑且算是默许。
古手川把车停在路边,拿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
他打开视频网站,输入“松户母子杀人事件”这几个字,瞬间出现数十条相关记录。
古手川从中选择了名为“第一次公审”的链接,点了进去。
画面上突然出现举着受害人遗像的小比类。
而小比类的面前,满满都是录音笔。
“第一次公审刚刚结束,小比类先生,您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我非常生气。
辩护律师提出了对他进行精神鉴定的要求,也就是主张适用刑法第三十九条,所以他无罪。
说他在杀人时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
简直荒谬!没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能装成下水管工人进入房间?这种胡话怎么能让人相信?为了逃脱罪责,伪装精神病的事也能干得出来。
卑、卑鄙!简直卑鄙无耻。
他就是个人渣。
”
“小比类先生,您不相信被告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