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8章

首页
偷祭品吃被驱赶过。

     “为什么不去长者食堂呢?” 问完这句话,杨不烦心里就有了答案。

     长者食堂收费再低廉,为了维持运营,也要收费,她身上哪里有钱?再说她的户口已经迁走了,长者食堂明确只供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吃喝。

     这日过后,杨不烦辗转找到罗阿姑,请她来家里干活儿。

     恰逢最近经历疫情,羊不敢出门,需要请人割草,多一个人大家也轻松一些。

     在完美村,这种日结工的工资普遍是60元一天,杨不烦给开70元,因为这活儿很累人,除了要割草装车,还要清理羊圈。

     对了,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小货车,她这辆新的白色小钢炮还是汕头文旅局送的,工作人员说是从几百个建册的农户里抽的。

    这运气真是没谁了,她都不敢笑得太大声,怕把运气笑没了。

     干活儿的时候,杨不烦尤其关注罗阿姑,她人利索,效率高,最累的活儿都抢着干。

     半车的花生秧,她只用三趟就从地里背去车上,用绳子扎几圈,拇指粗的麻绳在肩上勒出两条深刻的印子,她眉头都不皱一下。

    花生秧跟山一样笼罩着她,从后看仿佛一座草山长出一双脚,在天垄间疾走飞奔。

     吃饭时又最拘谨,不敢夹菜,羞怯,小心翼翼,总是安静且低落,不断压缩自己的存在感。

     世界晴暖,似乎都与她无关。

     结算工资的时候,杨不烦是微信转账,那天繁姨就悄悄对她说:“哑仔不用开工钱,她连手机都没有,大家都不给的。

    ” 第二天,杨不烦就换了现金结给罗阿姑,还把妈妈淘汰的旧手机换了新电池,送给她,她起先推辞,见推辞不过便越发卖力工作,又把身上攒的所有工资给杨不烦。

     她窘迫,却有尊严,把他人的好都记在心里。

    杨不烦自然不要,说是工作福利。

     某天她还看见她在浏览器的问答里认真提问: “哑巴怎么才能说话? 哥嫂嫌我没用让我滚出去,我不恨他们,我只想怎么可以开口说话,可以一个人好好生活有房子住,有饭吃。

    ” 杨不烦沉默着走开。

     恨也是特权,能吃饱饭的人才有力气恨。

    饭都吃不饱的人,只有被生活暴击的无力,只想挨过去,只想活下去。

     世界何其参差。

     那时杨不烦就想,要是这次的项目批下来就好了,这样可以拿到补贴和商投,就能给她们一个稳定收入,哪怕不多。

     两天后,市里防疫站来人实地考察,一周后,项目通过初审。

     政府还提供优先供地,是某国营牧场旧址,离杨不烦家就1.5公里,占地500亩,比她先前锁定的地块要好,各类手续齐全。

     属于大捡漏。

     专家组很快就来查看用地合规性,原址的羊舍、红砖仓库都很新,牧场的露营区、养殖区、景观区分区明确。

     政府还承诺把入园500米的公路拓宽,以备后用。

     杨家一家人不要太满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