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阿玛

首页
“熙京长得好看,”千岱兰苦恼极了,“还很有钱。

    ” 麦姐说:“那倒也是。

    ”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千岱兰说:“熙京的那个朋友还说,他将来要接他爸的班,我还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呢;我要接社会主义这么大一班呢,这么大的重任,我都没说什么,他嚣张什么。

    ” 麦姐陪着她叹气,叹完后,叮嘱,需要订票,给她打电话。

     千岱兰讲完后,情绪好多了,才离开卫生间。

     一出门,冷不丁,又撞到黑衬衫的叶洗砚。

     他衣袖彻底放下了,极深的墨黑色衬得那双手修长又好看,一道清楚干净的青筋顺着手背蜿蜒到中指,像大蓝闪蝶翅膀的脉络。

     千岱兰鞠躬:“哥哥好。

    ” “怎么总是鞠躬?”叶洗砚微笑,“哪里学的?” 千岱兰没精打采地又吐出一个谎:“我日语老师的。

    ” 叶洗砚看起来很感兴趣:“你还会日语?” “嗯,”千岱兰说,“略懂。

    ” “略懂是多懂?” “比如说,”千岱兰破罐子破摔了,“八嘎。

    ” “日语不错,你不仅谦虚,还很幽默,”叶洗砚笑着夸奖,温和地说,“岱兰,熙京年纪小,他本性并不坏,只是生活太顺,有时说话没有轻重,还麻烦你多担待。

    ” 千岱兰呆呆看他:“你不应该问我需要多少钱、才能离开熙京吗?” 叶洗砚忍俊不禁,眼睛满是笑意:“这也是日语老师教的?” “不是,”千岱兰如实回答,“我从韩剧里看到的。

    ” “我不会拆开你们,”叶洗砚摇头,微笑,“熙京的确喜欢你,不然也不会费尽心机地搞这么一出。

    我是他哥哥,不是棒打鸳鸯散的家伙。

    ” 他示意千岱兰跟他走,这边离卫生间很近,不适合聊天。

     叶洗砚个子高,步伐大,千岱兰需要快步走,才能勉强跟上。

     千岱兰脚下大步走,嘴上微迟疑:“但老爷子那边……” 叶洗砚驻足,回头看她,讶然:“什么老爷子?” “嗯,就是叶叔叔——叶熙京、呃,也就是你的爸爸,”千岱兰解释,“你们北京人,不都是管爸爸叫’老爷子’吗?” “不完全是,”叶洗砚幽默地说,“有时候也叫阿玛。

    ” 作者有话说: Ps:关于深圳电子厂工资和工作时间那部分,参考译文纪实《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美」张彤禾著;张坤、吴怡瑶译)。

     书中说到的03年电子厂流水线女工基础工资四百,加班分八百,考虑到文中时间显示08年,所以工资略有一点点增加。

     PPs:关于档口小妹,我实在没找到08年档口小妹的工资QWQ只找到了现在档口小妹的工资比例和提成,对比着现在的工厂工资来换算了一下。

     历史上的广州十三行,建立于1682年,因“十三行”街内设有十三座夷馆而得名,是当时中国中西贸易的中心,还是明清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现在文中提到的十三行,一般指十三行路上的新中国大厦,1996年建成,1998年开始营业,是服装批发的源头(也就是’一批市场’),我观察了很长时间,发现目前大部分商业街的私人小店or服装城,从这里拿货的很多。

     一些商场的小品牌,也会从这里拿货,好一点的会出钱买断这些款,不太好的就是直接拿货贴自己的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