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12章

首页
子看状元兄弟的事儿交给宋嘉让安排,宋荣得操持着把闺女接下山了。

     宋嘉言在老梅庵将将住了两年的时间,第二年的时候又常陪老梅师太说说话吃吃饭,虽然话都是没什么用的话,吃饭也是她吃人家的,不过,与庵中的女尼,宋嘉言很有些感情。

     老梅师太道:“我已经很久没见过像你这样聪明的女孩子了。

    ”更多的人是自作聪明,一个人有些机灵不难,难得的是踏实,心胸宽厚。

    宋嘉言即便有机会亲近于她,也一直恪守本分,从不主动巴结讨好,做出蠢事来。

     这种谨慎与耐性,能一直坚持到离开时,对于宋嘉言的年纪而言,十分难得。

     当然,更难得的是宋嘉言对于庵中女尼的态度,一如既往。

     所以,老梅师太才会说宋嘉言聪明。

     聪明,有时不仅仅是说这个人脑筋是快是慢,更多的时候,聪明是一种品性。

     宋嘉言谦道:“师太喜欢我,自然看我好。

    ” 老梅师太笑道:“是你自己做得好。

    在我这里住了两年,希望能对你的人生有一些帮助。

    ” 宋嘉言满心感激:“师太庇护了我,我在庵里学到很多。

    ” 老梅师太道:“回去后好好过日子,以后不要来了。

    ” 宋嘉言问:“悄悄地来看望师太也不行吗?” 老梅师太未料到宋嘉言会问出这样的话,一愣之下就笑了,点头道:“可以。

    ” 宋嘉言唇角上翘,眼中透出欢喜来。

    老梅师太是棵大树,不过,并不好抱,她也没打算沾太多老梅师太的光。

    只是,老梅师太庇护她这两年,她受益颇多。

    偶尔过来看看,方不算忘恩负义。

     “给你准备了些东西,你父亲想必在外面等着,这就回家吧。

    ” 宋嘉言道:“我不晓得要送什么给师太,抄了些经书献给师太,已经交给知善师父了。

    ” 老梅师太点点头,宋嘉言起身,给老梅师太磕了个头,就随着庵中女尼离开了。

     如玉女尼等都送了宋嘉言一些东西,不过,宫人自有规矩,并未有执手泪眼相送的场景出现。

    说了一些道别的话后,宋嘉言就与宋荣离开了。

     说是一些东西,宜德大长公主出手,怎会小气? 宋嘉言见好几个箱子,小惊一把,问父亲:“这都是师太给我的吗?”宋荣匆匆将她送到老梅庵,就带了几件身上穿的衣裳,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如今要回去了,倒是大包袱小行李的。

     宋荣笑道:“是了。

    ” 宋嘉言依依不舍地看了庵门几眼,问宋荣:“爹爹,阿双哥、阿玉哥春闱考得怎么样啊?要是没中,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回林子里的小屋呢?”宋嘉言在山上消息不灵通,她还想去瞧瞧呢。

     宋荣道:“他们中了状元。

    ” 宋嘉言大惊:“哎哟,不得了啊。

    ”又有些奇怪,“难道是并列第一?” “吴双是文状元,吴玉是武状元。

    ” 宋嘉言呆了一会儿,方道:“太神奇了,不可思议。

    ” 有随从搬抬着箱子跟在父女二人身后,往下走了一段路,有马车停靠,宋嘉让也在呢,宋嘉言笑嘻嘻地道:“哥,你也来了?” “我当然得来,要不还不知怎么被你念叨呢。

    ”说着,宋嘉让服侍着父亲与妹妹上车,看着仆从将箱笼装好,自己上马,一道回家去。

     宋嘉言一去老梅庵将将两年,如今宋荣去接她回家,老太太打前天就开始念叨了,家里人都没出去,等着相见。

     听到婆子进来回禀,说老爷、大爷、大姑娘已经进门儿了,辛竹筝满面笑意,拉着宋嘉语的手道:“母亲、姑妈,我和语儿去院子里迎一迎言儿。

    ” 宋老太太笑道:“去吧去吧,你们两年没见到言姐儿,肯定也想的。

    ”反正老太太喜欢的人,她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也一定喜欢。

     辛竹筝、宋嘉语携手出去了,其实,就是宋嘉语也十分想看看,大姐姐变成什么样了。

    然而第一眼看到宋嘉言,宋嘉语还是被惊到了。

     宋嘉言已经十三岁,她每日晨练,从不间断,自来身量就较同龄女孩儿高。

    如今,宋嘉言已经颇有些女孩子的味道,一身娟纱金丝绣花长裙,头上簪一支红翡滴珠金步摇,与腰间一圈滚珠流苏相呼应,走起路来摇曳生姿。

    再看宋嘉言长眉杏目,鼻梁高挺,肤色白嫩中透出一股淡淡的红晕,半点脂粉不必点缀,已是天生的好气色。

    唇角微微上翘,透露出她的好心情,一双眼睛明亮中透出淡淡的沉静,气势淡淡,已有雍容之态。

     宋老太太一见到宋嘉言就欢喜得不得了,孙女刚行过礼,便一把拉着孙女的手坐在自己身畔,摸摸孙女的手,又摸摸孙女的脸,欣慰笑道:“更好看了。

    ” 辛老太太笑道:“可不是嘛,个子也高了,是大姑娘了。

    ” 与老太太说了两句话,宋嘉言起身给长辈们见礼。

    小纪氏握着宋嘉言的手,一脸的亲热慈爱,笑道:“果然出落得更加出挑了,把你妹妹与你表姑都比了下去。

    ” 宋嘉言笑道:“太太实在偏爱我,这怎么敢当。

    妹妹的相貌不必说,谁见了不赞呢。

    就是表姑,这样沉稳的大家气派,也不是谁都有的。

    我听说,妹妹如今的诗文做得愈发好了,在帝都才名远播呢。

    ” 宋嘉语浅笑道:“大姐姐太谦虚了。

    ” 辛竹筝笑道:“言儿的嘴,愈发地甜了。

    老太太命人烧了你最喜欢吃的红烧肉,你在庵里一贯吃斋,这回在家可以放开吃了。

    ” 宋嘉言笑道:“我想这肉,可是想了两年了,做梦都梦到了好几回。

    ” 宋老太太哈哈直笑,又唤了宋嘉言到她身畔坐:“在家里,愿意吃什么咱就做什么,包你吃个够。

    ” 望着老太太,宋嘉言眼中透出笑意,清声脆语:“听这话就知道是亲祖母说的。

    ” 诸人说说笑笑,宋嘉言又道:“一去山上这两年,我想着明后儿去给外祖母、大姨母请安。

    ” 老太太点头:“很该如此。

    ” 小纪氏已接过话,笑道:“我都给你安排好了,已经着奴才去问过了,明儿去你外祖母家,后儿去宁安侯府。

    你去山上,不只是自家人惦记你,就是亲戚们也都打听你,很该过去请安。

    就是那些与你交好的小姐妹,待走完亲戚家,你看什么时候方便,下了帖子请她们过来聚一聚才好。

    咱们府里虽不算宽敞,也有几处景致可赏。

    ” 小纪氏忽然变得这样贤惠周全,令宋嘉言心下颇为惊诧,但面上仍是不露分毫,笑道:“多谢太太。

    ” “应该的。

    你们渐渐大了,女孩儿间,总有自己的交际。

    家里有的是奴才,无非就是安排些吃食玩物,并不麻烦。

    就是老太太、舅老太太,加上我,也是喜欢你们这些女孩儿们热热闹闹的。

    ” 小纪氏的表现令宋嘉言刮目相看,反常即为妖啊,实不知宋荣如何背后教妻,把小纪氏教得这样周全妥帖了。

     不过,小纪氏肯为她周全一二,于宋嘉言而言,并非坏事。

     宋嘉言不知道的是,小纪氏身边的确有高人指点,却不是宋荣,而是十一岁的宋嘉诺。

     这两年,小纪氏宠爱渐薄,宋荣多是去杜月娘的院子里安歇,除了初一、十五,或是有事与小纪氏商量,宋荣鲜少再登主院儿的门。

     要说杜月娘,不论是容貌还是床上功夫,都比不上小纪氏,宋荣会去杜月娘的院儿里,没有别的原因,他就是觉着,在杜月娘那里舒坦。

    他又不是圣父,照顾不全妻妾之心,反正都是他的女人,自然是哪儿舒服就去哪儿。

    至于相貌之类的,反正,就是天仙,看熟了也就那样了。

     宋荣总往杜月娘的院子跑,小纪氏如今不过将将三十的年纪,依旧是花颜月貌柳为容。

    而且杜月娘也不比她年轻几岁啊,就是打扮出来,小纪氏也自信能胜杜月娘一大截。

    偏偏,丈夫来她屋的日子却是越来越少,实在叫小纪氏心急如焚。

     小纪氏备受冷落,又不敢对宋荣抱怨,万一宋荣翻脸,估计连这屈指可数的日子都没有了。

    小纪氏只好对儿女倾诉,只说杜月娘狐媚不老实、外憨内狡之类的。

    宋嘉语一个闺阁女孩儿,于这上面实在没经验。

    倒是宋嘉诺素来聪慧,摸到一些父亲的心思。

     虽然母亲行事总是有些不合宋嘉诺的眼光,不过,这毕竟是他的亲生母亲。

    宋嘉诺也不能眼看着母亲在房里哀怨死,决心点醒母亲。

    在一次母亲抱怨的时候,宋嘉诺直接道:“若我是父亲,我也喜欢杜姨娘。

    ” 一句话,险些没把小纪氏伤死。

     先把小纪氏打击得倒地不起,宋嘉诺再问:“母亲觉着,是母亲聪明,还是父亲聪明?” 小纪氏还没回血呢,又给儿子问蒙了。

    宋嘉诺板着一张小嫩脸儿道:“父亲比儿子聪明厉害百倍不止,母亲的手段心机,儿子都瞧得出来,难道母亲觉着父亲瞧不出来吗?我与二姐姐是母亲亲生的,母亲自然偏着我们,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大哥和大姐姐也是父亲亲生的儿女,而且,大哥和大姐姐是大娘生的,论身份,比我和二姐姐还贵重些呢。

    ”眼见母亲脸上露出不甘的神色,宋嘉诺继续道,“母亲不必觉着不服,这是事实。

    母亲一直觉着做继室委屈,那当初何必嫁给父亲做继室呢?嫁了这么些年,又总觉着委屈,父亲早知道母亲的心思,会高兴才怪呢。

    母亲对大哥和大姐姐一向不能周全,不能履行当家太太的责任。

    就是对祖母,母亲也从没有真心尊重过。

    老太太虽是乡下出身的,可她是父亲的母亲,是我们的亲祖母。

    母亲瞧不起父亲的亲娘,父亲会高兴吗?”宋嘉诺就事论事,道,“再看杜姨娘,从来安安静静地守着本分。

    母亲想一想吧,我们小时候,父亲与你何等恩爱。

    如今,父亲与你都快形如陌路了。

    母亲还总是纠结着些蝇头小利的计较,您再这样继续下去,父亲更不会来主院。

    ”宋嘉诺再来一句狠的,道,“若是母亲连当家太太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