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册 第5章

首页
,这次考个案首绝对没问题的。

    ”早前两年,宋嘉诺便想下场一试了,宋荣今年终于开了口、点了头,宋嘉诺考秀才十拿九稳,只是名次的问题。

     “去吧。

    ”老太太一并允了。

    宋嘉让与戚氏在前面,两人孩子都五个月了,成亲也有一年多,感情依旧如胶似漆,看着大哥大嫂那黏不开的劲儿,宋嘉诺很有眼力地不与大哥大嫂同行。

    再看宋嘉言、李睿,说说笑笑大大方方,谈的全是外头的风土人情,或一些生意上的事,宋嘉诺不大明白,也不好插嘴。

     宋嘉诺百无聊赖地跟在一旁,抬眼间正看到秦峥静立街边,手里挑着一盏兔子灯,痴痴地望向宋嘉言。

     宋嘉言显然也看到了秦峥,微微怔忡后,对着秦峥轻轻颔首。

    正当此时,戴着帷帽的小郡主飞快地扑过来,轻轻地拉住秦峥的手,柔声道:“相公,见了宋公子、宋姑娘,怎么不说话呢?”说着,小郡主低头望向秦峥手里的兔子灯,笑眯眯地问,“这是送给我的吗?” 秦峥半点不给小郡主脸面,摇头:“不是。

    ”对宋嘉言点头致意后,转身便走。

     小郡主已是气极,劈手夺过秦峥手里的兔子灯,努力保持着仪态,声音中透出一丝遗憾:“不是给我的啊,真是可惜。

    ”说着,两手一松,兔子灯落地,顿时摔得粉碎,里面一截短蜡,滚落地上,火苗一跳,随之熄灭,只微微浅烟,消失于上元节的夜空中。

     秦峥眉目淡然,没有半分动容,道一声:“不是你的,打碎了,也不是你的。

    ”说完抬脚走了。

     若不是有张嬷嬷努力扶着小郡主的胳膊,小郡主实不知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眼见秦峥离开,小郡主顾不得与宋家人一争长短,抬脚追了丈夫去。

     望着秦峥与小郡主离去的背影,宋嘉言浅浅一笑,李睿笑问:“很开心?” “是啊,知道她费尽心机把日子过成这样,我很称意。

    ” 追了秦峥回家,小郡主忍无可忍地爆发出来,怒道:“你不喜欢我,何必娶我?” 秦峥淡淡地道:“峥是念书之人,不解小郡主喜欢、不喜欢之意,请郡主见谅。

    峥娶郡主,是依旨行事。

    ” 小郡主气得面色雪白,浑身发抖,指着秦峥:“好!好!” 秦峥根本不愿与小郡主争吵,又去了书房。

    小郡主砸了满屋子的摆设物件,正砸得过瘾时,听到帘子一响,小郡主以为是丫鬟婆子进来,一个茶杯砸过去,怒喝:“滚!” 秦老太太哎哟一声,小郡主脸色一白,就见秦老太太一人站在门口,捂着额角的指缝间流出殷红的血来。

    秦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乍然挨了这一下子,立刻脑袋发蒙,支持不住,身子一软就摔到了地上。

     “老太太、老太太……”小郡主自知闯了大祸,连忙唤了丫鬟婆子进来,又命人去请太医过来。

     哪怕是郡主之身,一茶盅砸破太婆婆的头,这事儿做得也过了。

     景惠长公主的跋扈之名,终于后继有人。

     秦家对外矢口否认,坚持说秦老太太是自己摔的,半句不提小郡主的不是。

    仁德亲王与李王妃去瞧了秦老太太两遭,令小郡主给秦老太太赔礼道歉。

     这事,也只得这样过去罢了。

    倒是方太后听说后,私下点了李王妃两句:“咱们家的女孩儿,很该学一学端睿的端庄大方。

    你教导她一二,虽是郡主之尊,大面儿的规矩也不能差。

    ” 李王妃有苦说不出。

     把太婆婆砸得满头血,小郡主自己也吓坏了,李王妃去瞧女儿时,小郡主双眼红肿、满面泪痕、小脸儿雪白,拉着母亲的袖子哭成个泪人儿:“是秦峥,是秦峥设的圈套。

    是他派人请老太太来的,我不是有心的。

    ”她就是再傻,也不会对太婆婆动手啊。

    秦峥知晓她在发火,私下请了老太太过来劝她。

    老太太不想在下人面前劝孙媳妇,就没令婆子丫鬟通报,而小郡主误以为秦老太太是不懂规矩的下人,一时不慎,伤了秦老太太。

    如今,她便是满身的嘴都说不清了。

     看女儿这副模样,李王妃疼得心都碎了。

     偏偏风头之上,不好接了女儿回家,李王妃只得命女儿暂安几日。

    好在秦家也不敢亏待女儿,但此刻再说起这桩亲事来,李王妃实在悔得肠子都青了。

     转眼,又是一年远行的日子。

    李睿来向宋嘉言辞别,他将再一次前去福闽,转而去杜若国行商买卖。

     宋嘉言已经十八岁,她身量高挑,容姿清秀,一双薄皮杏眼沉敛有神,每当宋嘉言看向李睿时,李睿都会有一种被看透的错觉。

    他与宋嘉言是好友,是知交,甚至,李睿得承认与宋嘉言为友,是一件令人舒服愉快的事。

    对宋嘉言产生好感容易,只是,爱上宋嘉言,对于男人而言并不容易。

    很少有男人喜欢能够看穿自己的女人,李睿暗自感叹:丫头,你实在成长得太快太厉害了。

     话是老生常谈,无非是李睿以平安为重。

    再者,这些年做生意,铺子里颇有些余钱,宋嘉言与李睿商量过,先买两艘大船试试。

    若是可以,日后银钱直接投入到船队建设。

     说了些生意上的事,李睿起身告辞,打趣宋嘉言:“如果有合适的人,就嫁了吧。

    ” 宋嘉言笑道:“伯母还叫我劝你呢,你倒来说我。

    ” 李睿笑道:“我是男人。

    ”世人对于男人总是宽容些。

     “我自有打算。

    ” 不论怎样,宋嘉言这样能干的人,无论嫁谁,都不会把日子过得差了。

    李睿不再多说,笑而离去。

     三月时,宫中宋嘉语传喜讯,她再次有了身孕。

     宋嘉语依旧备受宠爱,尤其她很讨方太后欢心,此次有了身孕,方太后特旨宋家人在非椒房请安日进去请安。

     小纪氏兴致勃勃地收拾了许多滋补之物给宋嘉语送去,又密密地叮嘱了她许多话,宋嘉言见宋嘉语一切安好,便是太医也说胎象稳健,不必担忧。

     转日,宋嘉诺的秀才成绩下来,果然不负众望考了案首。

     宋家双喜临门。

     对于宋嘉诺考案首,宋荣视之为理所当然。

    故此,虽然老太太执意要摆酒庆祝,宋荣也只令内宅摆了两桌酒,请了外头的戏班子,自家人热闹了事。

    对于儿子如此安排,老太太不觉怎样,倒是小纪氏肚子里有些不乐意。

    不过,她的注意力都在宋嘉语身上,无暇顾及这些。

     宋嘉语再次有孕,老太太又格外期待起戚氏的肚子来。

    或许是戚氏生福姐儿时伤了身子,她与宋嘉让夫妻恩爱,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

    老太太便想着给孙子两个通房丫头,好在给宋嘉让以准备武科春闱托词了事。

     宋嘉让的确在全力准备武科春闱,有了老婆孩子,家里经了不少事,宋嘉让愈发明白长子的责任,不再似往日那般贪玩,也想着靠自己搏个前程。

    宋荣已经与他说了,若是明年武科无所斩获,便为他谋个差事。

     生于宋家,亲爹宋荣又是全帝都皆知的励志模范,宋嘉让自是想自己挣来前程。

     丈夫一心为自己考虑,戚氏却有些焦急自己的身子,趁回娘家的时机,戚国公府悄悄请了擅长内科的女医为戚氏把脉调理。

    只是,调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戚太太温声安慰女儿:“你同女婿年纪还轻,这事,莫要心急。

    心情不好,身子则不能好。

    ” 戚氏点头:“相公对我,素来极好。

    ”对宋嘉让,戚氏自来没有二话,帝都如她这般出嫁后夫妻恩爱和睦的,屈指可数。

    何况,宋嘉让外头瞧着粗犷,却很体贴她。

    在外,她对于丈夫,亦是百般维护。

     戚氏心里还记挂着别的事,对母亲道:“母亲,我们大姑娘的亲事,你看可有合适稳妥的人家儿?” 说到宋嘉言,戚太太亦是感叹:“要说你家小姑子,样样都好,偏生运道不济。

    ”宋嘉言及笄礼,是戚太太的主宾,想到当年宋嘉言及笄的种种气派,平日里也听女儿说过不少宋嘉言脾性手段,若无吴秦两家之事,就是嫁公门侯府,宋嘉言也能挑得起来。

    如今在帝都,尤其与秦家的亲事未成,帝都说宋嘉言闲话的人不少。

    真正的一流门第,怕是难了。

    哪怕二流书香之家,说不定也会挑剔宋嘉言的名声问题。

    现在,最好是有知根底的亲近人家儿,如此,宋嘉言嫁了不受气,最得实惠。

     戚太太先问:“你婆家怎么说?” “大爷是想着小姑子嫁在帝都,以后来往照看方便。

    若是小姑子嫁到外地,不要说大爷,便是我,也有几分不放心。

    ” 戚太太略一思量,犹豫道:“要说亲戚家,也有几个适龄子弟,只是不大出息,你公公是个好强的人,又偏爱书香门第,咱们家亲近的,多是有爵人家了。

    ” “只要人品好,母亲只管跟我说,我跟小姑子提一句,并不为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