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节

首页
了,次日临行,又买许多馒头点心,这才上路。

     师徒俩寻到码头,觅船儿过了淮河,往北走了几日,又过黄河,天气愈发寒冷起来。

     好在这一路,凡是经过客栈、酒家,灭决师太都替叶孤鸿买肉,他日日不缺荤腥,又把内功、武艺勤练不辍,身体日趋壮健,倒不曾受凉生病。

     如此又过几日,于腊月二十八日,师徒二人终于抵达了大都。

     大都者,昔日之幽州也。

     后来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予契丹,便是辽国南京府,又被金国所占,便是金中京,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定都于此,乃称大都。

     其之布局,南北长、东西短,城墙周长六十里又二百四十步,四方共开十一门,城中道路笔直,宛如棋盘,划分出五十坊,合城居民,约有五十万上下。

     灭决这是首次来到大都,很为其宏伟繁华所震撼,叶孤鸿便从容的多,五十万人口的城市,放在后世不过是个中型县城规模,实难让他生出太多感怀。

     带着师父寻了间像样的客栈住下,二人便出门闲逛了大半日,不惟弄清了汝阳王府所在,更买了几大包的东西,提了满手回到客栈。

     次日腊月二十九,大都城里,一派喜庆氛围,师徒二人穿得上下崭新,施施然出了客栈,前往汝阳王府。

     汝阳王府所在,离皇宫不远。

     此时天气尚早,然而王府门前车水马龙,早已排成了长队,不消说,都是给汝阳王送年礼的。

     灭决见了,不由发愁,低声问道:“徒儿,这要等到何时,才能轮到咱们?” 叶孤鸿惊讶道:“我师父大架莅临,这破王府蓬荜生辉,咱们岂能还去排队?只顾跟我走便是。

    ” 说罢他拉着师父,大摇大摆便往王府正门走去。

     第22章玉佩为凭,机缘为饵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

     如今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年轻力盛,把持数省军权,数度扑灭反元义军,深受元帝器重,威风不逊宰相,他家的门子,自然也是目高于顶。

     那门子五十来岁年纪,腆着鼓鼓的肚子立在门口,高高仰着胖脸,一面嗯嗯啊啊的应付着一个接一个送礼者,一面把一个个鼓鼓囊囊的门包熟练收进怀内,若觉门包稍轻,立刻冷着脸丢回,来人的礼物礼单,俱都不收。

     又有二三十小厮来回奔走,不断将收下的礼物搬入府中。

     正忙得起劲,忽见一个七八岁的少年同一个美貌尼姑施施然走到门前,少年抬头看了看门上牌匾,点头道:“师父,这里便是汝阳王府,我们进去吧。

    ” 那尼姑神情傲然,微微点头,二人便拾阶而上,大模大样便要进门。

     门子一愣,连忙上前拦住:“呔!此乃汝阳王府,出家人若要布施,且往侧门去等候。

    ” “布施?你这厮瞎了狗眼?我师徒千里迢迢来大都,是图你家一点布施?” 门子万没料到,那少年神情一变,开口便骂,满脸都是骄横之气。

     “你!” 门子有心发作,却又怕对方来历不凡,强自压住怒气,细细一打量,心中顿时一惊。

     只见这少年,身披虎皮大氅,敞着怀,露出里面一身质地、做工极佳的月白长衫,这也罢了,可怕的是他腰带上挂着一块翠玉,让门子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