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首页


    ” 话本里张家人的结局,就是被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的包大人关押在大牢里,后判处了流放两千里的刑罚。

    至于张嬷嬷的亲孙子王富贵,这个因为张家人的私心,享受了十几年富贵生活的孩子,则禀明大理寺后被押到菜市场斩首了。

     这是傅文钰根据记忆里的朝廷律法写的。

     按照本朝律法,王富贵这种无缘无故杀人的人是罪不可赦的,尤其是当事主不肯谅解他的时候,他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王富贵不但被砍了头,还要赔偿刘慧一大笔钱。

    因为他其实是张家的孩子,因此包县令判决这笔钱从张家的家产中出。

     而张家人虽然罪大恶极,但张狗剩还活着,所以他们能捡回一条命。

    但要赔偿王家人和刘慧,并且流放后也不可能回来了。

    即便几十年后回来,但田地没有,钱没有、屋子也没有了的他们,在平安县也活不下去。

     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应了张嬷嬷的那句誓言,不得好死了。

     傅文钰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结局。

     傅蓉对这个结局也很满意,她仔细地看着张家招认的那段内容,感慨道:“原来张嬷嬷早就有了换子的心思,所以听稳婆说王太太快要临盆了,就传信回去,让自己的儿媳妇喝了催产的汤药,抢先把孩子生了下来,真是可恶。

    ” “她甚至在知道了王富贵脚底有个红痣之后,竟然用血在张狗剩的脚底也点了一个红点,欺骗刚生完孩子,精神不济的王太太。

    ” “真是太坏了,人怎么能这么坏呢!” 傅蓉愤愤不平,盯着那几张纸看了又看,嘴巴也嘟了起来,“这个稳婆也很坏,如果不是死得早,也该被关起来。

    ” “或许她的早死,也是报应呢!” 故事里当年那个收了张嬷嬷钱财,替她隐瞒真相并且帮忙换子的稳婆,早在事发前就死去了,所以文中并没有被抓拿归案,只罚没了财产。

     至于话本里的其他人,比如老翁的女儿刘慧,也比如王员外一家以及张狗剩,当然是按照傅文钰最初的设定,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刘慧除了得到张家的赔偿外,王家也另外再给了一笔。

    所以她的后半生衣食无忧,做着喜欢的事,嫁给了青梅竹马,同时也是文里另外一位帮她前后奔走的人。

     而张狗剩改名为王一善。

     经历了‘真假少爷’风波的他,不再被张家人的态度所困扰,和王家人生活在一起后整个人脱胎换骨。

    几年苦读之后接连考中了秀才和举人,然后进京考中了状元。

    并且得座师看中,将女儿嫁予他为妻。

     此后多年,王一善牢记百姓疾苦,还跟当年的县令包大人,后来的大理寺卿学习了如何断案,成为了一个人人称颂的好官。

     至于这里面的‘包大人’,那是傅文钰的私心。

     因为前世对‘包青天’的断案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在构思‘县令’这个人物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头顶月牙的包大人。

    正好他穿来的这里并没有这个人物,所以便写了上去,这也算是另外一种程度上的慰藉吧。

     这个结局傅蓉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不过周氏却有微词。

     当然,她并不是觉得傅文钰写的话本有什么不好,而是觉得傅蓉小姑娘家家的,看了这话本后一会儿一个‘坏人’,一会儿又是一个‘流放’、此外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