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幕间休息 陈宇呈医生 01

首页
动着他脆弱的颈椎,“难道他们手底下的病人真的跟我们的病人是不同物种么?为什么摊上水平这么可怕的医生,还都能安然无恙地活着?” “不对。

    ”护士长安然地回答他,“他们治不了的病人,要么就送到我们这里来,要么就让病人自己回去等死——对那些病人来说,可能等死是件自然的事儿,不像对城里人而言那么恐怖和憋屈。

    这才是唯一的区别。

    ” “天杨,你说话真像个老人。

    ”他轻轻地说。

     “跟得绝症的孩子们一起待八年,相当于外面的人的半辈子。

    ”她用锉刀小心地磨着指甲,“这样吧,我今天下午三点就换班了,你上课来不及的话,我替你到幼儿园去,把臻臻接到这儿来等你,像过去那样,臻臻现在已经跟病房里两三个孩子玩得很好了。

    ” “总是麻烦你,多不好意思。

    ” “别那么虚伪了,”她戏谑地看着他,“其实你根本就是这么想的,只是等我自己说出来。

    ” “不愧认识了八年。

    ”他笑道,“要是把所有夜班都统计一下,你我一起过夜的天数恐怕超过很多的夫妻。

    ” “你不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儿么?” “所以干脆将错就错,你嫁给我吧。

    ”他再一次地把白衣的扣子系到领口。

     “好。

    ”她把装着病历资料的文件夹递到他手里,“老公,现在我们要去查房了。

    ” 他是八年前来到这间医院的。

    那是一个十月的早晨,他对着镜子别好了自己的胸牌,陈宇呈医师,他跟自己打了个招呼。

    这当然不是他的梦想。

    他曾经无数次地站在医学院的大镜子前面,微笑着,暗暗地在心里对自己说:你好,Dr.Chen。

    那年他不到二十六岁,早已在做硕士论文的时候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

    他胸有成竹地拒绝了那间沿海大城市的医院的聘书,每个人都难以置信地说:你开什么玩笑?万一你去不了美国了怎么办?或者是:你冷静一点好不好,美国也很苦的。

    他不置可否地对每个人笑笑,直笑到别人觉得自己被莫名地羞辱了。

    其实那是一场不动声色的战斗,战斗的双方是这个犬儒的、有序的、退而求其次的世界,和他孤注一掷的期待。

     那张匹兹堡大学的Ph.D全奖通知书静悄悄地来临时,他略微颤抖的手指撕坏了整洁的信封。

    喜悦并没有像他曾经以为的那样坦荡地汹涌而至,他发现自己在用力地要求自己把那个信封平常地放在书桌上,像对待平日里所有那些信封一样——但是,还是情不自禁地,把桌上的水杯挪到了遥远的桌角——万一碰翻了就不好了,其实那杯子里只有一点点茶根,没什么水了。

    现在终于可以承认当初所有的恐惧了。

    终于可以。

     当然,他知道Ph.D完全不是自己要的,一辈子待在实验室里,就算拿了绿卡,它也只是个好看的墓志铭。

    Ph.D不过是一纸通行证,他真正要通过的考验是USMLE:step1,step2……然后就是地狱般的可能长达十年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可是那是个多荣耀的地狱,resident,fellow,……刷下去不知多少人,然后,他就脱胎换骨,成为顶端的那个Dr.Chen——这一轮选拔和煎熬下来,每一个doctor都错觉自己曾经把灵魂卖给了魔鬼。

    他知道自己做得到所有事,比如通过层层考验,比如成为那块土地上的医生,比如把灵魂卖给——他知道还是应该承认灵魂是存在着的,只不过,没必要太呵护它。

    男人总归要战斗。

     可是,谁叫那一年是2001年。

    不早,也不晚。

     那一年,一场名叫“911”的恐怖袭击毁灭了那块土地上的双子星。

    也毁灭了很多中国学生拿到美国签证的机会。

    当那个意料之中的拒签章精确地盖在他的护照上,他才知道,不管他多么虔诚地锻造了自己,永远有些事情是不能预料的。

    公元2001年之前的人们,以及这一年之后的人们都不会碰上“911”,酩酊大醉的夜晚,他对自己嘲讽地笑笑——我原来中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张大彩票。

     他只不过是在孤军奋战的时候,被本拉登打败了。

    ——公平地说,拉登的长相其实还不错,他也相信,这个长相不错的大胡子在策划他的“圣战”的时候只是想要教训美利坚合众国,并没有刻意针对他。

    毕竟,签证这东西,跟波澜壮阔的“圣战”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

    可是,他周围那个犬儒的、有序的、退而求其次的世界顿时觉得自己赢了,那些日子,每个对他表示同情和遗憾的人脸上都带着一种愚蠢的欣欣向荣。

    所有道听途说的人都津津乐道着一件事:心比天高的他错过的,是一生仅有一次的机会。

    就在那个夏天,他妈妈的病被确诊,而他弟弟考上了大学。

    既然不能给家里寄美刀,他就必须去工作——观众们当然都记得非常清楚,他曾那么不计后果地拒绝了所有工作的机会。

     他也不知自己该恨谁,只是他很偶然地发现,当国际新闻又一次地播放耶路撒冷永远没有尽头的战斗和苦难时,就像看球赛那样,他内心深处隐隐偏向着以色列。

     龙城的邀请就是在那个时候来临的,尽管在那之前,他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和那个遥远的北方工业城市有什么关系。

    在他意气风发的大学时代,某个暑假,他曾经跟着系主任去龙城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

    他不知道,那位讲话带着很浓重的,说不上来是哪里方言口音的老院长,一直记得他。

    他会在那个差强人意的城市得到不少年轻人羡慕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那座冰冷的白塔中,更多升迁的机会。

     也许还有比“最重要”更为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没得选择。

     他从没喜欢过龙城。

    这个对他雪中送炭的城市。

    或许正是因为雪中送炭的缘故,他不许自己喜欢它。

    这个城市没有任何一栋建筑物能够走进他心里,即使是被夕阳笼罩的时候也不能;这个城市没有任何一句方言的表达能让他惊喜地会心一笑,其实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讲普通话;这个城市夏天那么热,冬天那么冷,而春天,只要神一高兴就要撕扯漫天的风沙;这个城市的病人脸上的神情相似得令人恐惧,他这么想的时候其实忘记了:人原本都是麻木的,他没道理因为疾病突然降临,就要求他们突然拿出更微妙更丰沛的感情来应付生活。

     后来,他遇见了一个龙城的女人。

     那是一段特别低落的时光。

    所有的人对他的敬业叹为观止,他常常连着七十二个小时都在工作:查房,门诊,夜班,抢救,写病历,修改每一个来实习的医学院学生的报告……一个人想要令人敬畏原来那么容易,不睡觉就可以了。

    可是没人知道,他是真的睡不着,他意识深处突然多了个安眠药都打不垮的碉堡。

    睡意缺席的长夜就像一片看不见尽头的原野,曙光来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个茫然的士兵,自己的将军身首异处,敌军首领的肠子挂在树上,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