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首页
皇阿玛的宠爱,是在朝堂当中的权利。

     也难怪十三哥最近变化这么大,他只有一个姐姐,而且还有额娘跟四哥在前面挡着呢,愁的不行,十三哥可是有两个妹妹呢。

     康熙三十八年,胤祯在大清朝完完整整度过的第一个年,身边发生的坏事多过于好事。

     敏妃去世,四哥的次子弘昐早殇,仅这两件就足以让永和宫陷入寂静了。

     弘昐那孩子他瞧过,说实在的,生下来就体弱,可以说一直都没能养好,让人提心吊胆,生怕出什么差错。

     这个孩子养不活,其实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预料了,但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仍旧会觉得难过,尤其是四哥,弘昐刚走的那几天,四哥走路的脚步都是沉重的。

     康熙三十八年终于过去,胤祯十二周岁了,时下的人都习惯虚两岁,他也可以说自己已经十四岁了。

     刚过完年没几天,先是十二哥从上书房结业,紧跟着没几天,十三哥也结业了。

     不同于九哥、十哥和十二哥,十三哥一入朝就被安排进了礼部,在六部当中,这固然是个清闲的衙门,但也总好过一直站在朝堂上旁听,摸不着任何的差事。

     皇阿玛对十三哥的宠爱可见一斑,但正是因为如此,九哥他们跟十三哥的关系愈发紧张。

     同样都是皇阿玛的儿子,若是论出身,九哥和十哥更为贵重,可眼下这待遇,一边像亲生的,另一边倒像是捡来的。

     九哥已经不爱往杨大人那边跑了,也很久没有听到他练习外文的声音了。

     十哥倒是还喜欢往演武场上去,只是时间上刚好跟他们岔开,很难在演武场上碰到了。

     阿玛让儿子处在尴尬的境地,也怨不得旁人看笑话。

     康熙三十九年,胤祯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兄弟们之间关系的紧张,他们这些原本关系还算不错的弟弟们,好像都要走上直郡王和太子的老路。

     偌大的上书房里,就只剩下胤祯和小十五还在读书了。

     除了伴读和哈哈珠子外,剩下的都不是他的同龄人,上书房的气氛沉闷,宫里的气氛也挺沉闷的。

     皇阿玛早年的嫔妃们,年岁大了,早就已经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争风吃醋了,过去几年平和了很多。

     但她们是相安无事了,可生的儿子们却争起来了,新仇加旧怨,想不红眼都难。

     这样的紫禁城,确实有够压抑的。

     胤祯迫不及待的想从上书房结业,想出宫开府,前者主要还是皇阿玛说了算,后者他还有一个必备条件没有完成。

     那就是成婚。

     皇阿玛这么多儿子,没有哪个大婚前就搬出去的,成婚是出宫的必要条件之一。

     当然这与太子没什么关系,早就已经成婚生子的太子,除非被废了,否则他的住所将会一直在宫里,所谓登基,不过是从毓庆宫搬进乾清宫罢了。

     可惜,按照历史的走向,最终登上大位的是四哥,而非太子。

     也不知这中间是出了什么样的意外,是皇阿玛把太子废了,还是太子本人身体出了问题,历史上英年早逝的太子并不是没有。

     —— 德妃是一脸的懵,登上妃位这么多年,她已经很少再有这样的时候了,被亲儿子震惊到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是不是太早了点儿?” 只有十二周岁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