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董卓入京

首页
董卓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进入洛阳城。

     洛阳城内的百姓早已被连日来的动荡吓破了胆,何进与宦官集团的冲突,袁绍等人率西园军攻入皇城,这一系列事件让整个洛阳城陷入了混乱。

    街道上,店铺大多紧闭,偶尔有几个行人也是行色匆匆,脸上写满了惊恐。

     董卓命令手下士兵在城内巡逻,严禁抢劫、纵火等行为。

    他深知要稳定人心,必须先恢复城内百姓基本的生活秩序。

    同时,他还安排人手清理被战斗破坏的街道,修复被损坏的城墙等一些设施。

    这一系列举措让百姓们稍微安心了一些,他们开始试探性地打开店铺,恢复一些日常的商业活动。

     进入皇宫后,董卓首先清点宫中人员。

    他将袁绍等人赶出皇宫,以“扰乱朝纲”的罪名将他们暂时软禁起来。

    对于宫中的宦官,董卓采取了严厉的措施。

    除了已经被消灭的十常侍外,其余的宦官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

    他声称要清除宫廷中的“秽气”,只留下少数忠于自己的宦官。

     在整顿宫廷事务的过程中,董卓发现了大量的财富珍宝。

    这些财富珍宝大多是历代皇帝积累下来的,也有部分是各地进贡的。

    董卓看着这些财富珍宝,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

    他命令手下将财富珍宝妥善保管,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些财富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董卓深知,要长久地掌控洛阳,仅仅靠武力是不够的。

    在心腹谋士李儒的建议下,开始着手笼络人心。

    对于一些在朝中有影响力的大臣,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对于那些他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大臣,如王允,蔡邕等,他大加赏赐,封官晋爵。

    蔡邕是当时着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董卓深知他的名声和才华可以为自己增添光彩。

    蔡邕虽然对董卓的为人有所不耻,但在董卓的威逼利诱之下,也不得不暂时屈服。

     对于一些顽固不化、坚决反对自己的大臣,董卓则毫不留情地加以打压,以各种罪名将这些大臣逮捕,甚至处死。

    一时间,洛阳城内人心惶惶,大臣们纷纷观望,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立场。

     野心勃勃的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掌控洛阳,而是想要更大的权力,甚至想要控制整个汉朝的政权。

    在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后,董卓决定废黜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他认为刘协年幼,更容易控制,而且刘协的祖母董太后是自己的族姐,这层关系也让他觉得更加可靠。

     他的这一举动遭到了同样是率兵前来,勤王救驾的并州刺史丁原,以及以他为代表的一些官员极力反对,因此董卓对丁原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

     董卓的谋士李儒,字文优,是一位极具智谋之人。

    他深知董卓的野心与弱点,在董卓入洛后,便积极为他出谋划策。

    李儒认为要巩固董卓的统治,就必须先消除并州的威胁。

     并州的丁原颇有实力,为人正直,不善权谋,他的义子吕布也是一员猛将。

     于是,李儒向董卓献上了一条毒计:以财物宝物和名马赤兔为诱饵,派部将李肃前往并州军营,策反吕布。

    李肃,字令明。

    是董卓麾下的一员大将,他与吕布也是旧识。

    为人机智狡猾,善于言辞。

     同时间,并州军营这边,吕布正在与丁原商议如何应对董卓的威胁。

    丁原虽然对董卓的野心有所察觉,但他仍然寄希望于朝廷,能够掣肘董卓的野心。

    而吕布则认为,董卓的势力已经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