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2章

首页


     对此,朱母是相当得满意。

     别看眼下只有老三媳妇真正的往家里拿了钱,可人不能太短视了,看老四媳妇,来年开春去捉猪崽子,年底出栏后,家里一下子就能有一大笔进项。

    至于老二媳妇,她是没办法赚钱,可肉菜也好啊,哪怕她每次都匀了一半出来,那也剩了不少。

    再说了,老二媳妇吃得其实不多,多半还是叫男人孩子吃了的。

     不单朱母很满意,二嫂本人也相当得舒坦。

     “还是娘聪明,分了一半给咱们,你看这不就来劲儿了吗?瞧瞧这几日咱们吃得多好啊,我家灶台本来黑瘦黑瘦的,这不就长胖了不少吗?要是早几年就这样,该有多少啊!” 灶台就是二嫂的儿子。

     据二嫂本人所说,当初家里人是想让灶台随他堂哥取名的,他堂哥叫猪毛,他就叫猪耳朵。

    可二嫂不干啊,听着就像是一盘菜,哪里有烧菜的灶台来得响亮大气?朱二郎是随婆娘的,朱母也不爱管这事儿,用她的话来说,就老朱家的儿孙们,你就喊他金子银子,你以为真能来金银?又想着灶台也不错,保不准长大以后能去镇上的饭馆里当个厨子呢。

     就这样,老朱家的大孙子叫猪毛,二孙子叫灶台。

    这让第一次知道名字的王香芹特别绝望,并且提前会她将来的孩子鞠了一把辛酸泪。

     大郎二郎三郎……听着还像个样子,猪毛灶台啥的,怎么听都觉得寒碜。

     二嫂倒是挺有干劲儿的,她一面掌勺一面得了空还琢磨席面怎么摆更好看。

    王香芹虽说厨艺很一般,可她曾经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什么没见过呢?当下略指点了一下关于摆盘的问题,还提供了几个新颖又容易上手的菜式。

     听她说完,二嫂眼睛都放光了:“四弟妹你咋那么聪明呢?都不用试,我听着就觉得特靠谱。

    ” 王香芹略迟疑了一下,才道:“二嫂啊,其实你给人办席没搞头的。

    你想想,办席多半都是集中在年前这段时日,等过完年就没人找你了。

    再说了,就算你办席办得再好,乡间地头的又不兴拿钱给你,就算给也给不了几文钱的,划不来。

    ” 二嫂本来还挺高兴的,闻言顿时急了:“那咋办呢?我又不会干别的,倒是想去镇上饭馆子帮忙,可我的手艺也就是在村里强些,人家肯定不要我,再说娘也不能同意呢。

    ” “我倒是觉得你可以支个小摊子卖吃的,你要是觉得心里没底,也可以先去集市上试试。

    这不,正月里就有赶集日,还有庙会,你弄些喜庆点儿的吃食,像炸糖环、笑口枣、花生糖、糯米糍这些材料现成做法繁琐的小吃,到时候孩子要口吃的,大人还能不给买?你可别小看了小吃摊子,来钱得很。

    要是能卖烤肉串、肉丸汤更好,可我觉得娘不能赊肉给你。

    ” 作者有话要说: 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