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6章

首页
倒是让昨天那个艰难无比的洗浴洗得一新。

    洗得蓬蓬松松的头发似乎多了一倍,脸上那层灰绿也褪了不少,虽然离健康的气色还差很远,但不再有一副触目惊心的难民模样了。

    看完电影,我们首先要去买一件衬衫。

    彼得已经跟我解释过,大宿舍没有地方让各家放行李,所有人的行李被暂时露天堆放,只是上面盖了油布。

    大宿舍的人只有两件衬衫替换。

    病中他没有力气去排队打水洗衣服,所以两件衬衫都穿成了糟粕。

     我们来到一个杂货铺,挑了一件价钱最便宜的白衬衫。

    铺子是一年前到上海的犹太难民开的,一个角落租给了裁缝,为人改衣服和量身定做。

    货物要多杂有多杂,吃的穿的用的都卖。

    彼得的白衬衫闻上去是现烤出来的“贝狗”(犹太面包圈)香味。

    贝狗或许会吃出樟脑球味。

    店铺里很暗,店主为了省电钱只开了一盏日光灯,灯光带着微弱脉搏,垂危地起搏。

    彼得他从试衣间换上新衬衣出来。

     谢谢。

    彼得说。

     我说等他从阔佬那里挣到钱,买一件朝阳格子纺绸旗袍送我。

    那件旗袍我想了好久了。

    我随手一指马路对面,那儿的店铺门口有个木头模特儿,挺着肚子张着两手,身上穿了件土里土气的旗袍。

     他认真地看我,看不出我是不是胡扯。

    他这样瞪着眼的时候特别无邪。

    不用问也知道他成长的环境多么优越。

    父亲超时工作,为他筑造的那座带大花园的房子就是个巨大的襁褓。

    在豪华的砖瓦加大理石襁褓中,他没有多大自主权却绝对没有忧虑。

    他习惯让父母去忧虑,习惯让母亲告诉他:穿这件大衣吧。

    配这条围脖吧。

    来,再弹一小时钢琴,然后上床去听半小时“临睡前童话广播”。

     彼得转过身,新衬衫塞在他的西装裤里,束出一大堆褶子。

    他比头一次见面要瘦得多。

    西装裤臀部松垮,被坐成两块油光闪亮的椭圆。

    他再向我转成正面,两手往裤兜一插。

    他一定是这样看着他母亲的:只要你说好看就妥了。

     我说:很好。

    我当然是撒谎。

     他笑了笑。

    等着我的下一个指令。

     他这种金子堆大的孩子有一种奇特的无能。

    或者说毫无世故。

    彼得这时已经把操心的特权给了我:什么求职、衣食住行之类的琐事。

    不知为什么,他这种无能和不世故让我的心软了又软。

    二十岁的女郎常常混淆各种内心感受,比如这会儿的心软,在我看来就是爱。

    也许是爱吧。

    谁也不能界定真爱是什么。

     彼得比我年长五岁,而他那大起眼睛、倒八字眉的无邪和无能,让我感到自己刹时老练起来。

    要为他操的心多着呢。

    在菲利浦面前,就要为他见风使舵。

    菲利浦的儿子弹钢琴弹得不错,为菲利浦这样的阔佬装装门面足够,但阔佬不满足门面,他要儿子成个钢琴独奏家。

     没等我说话彼得已经开口了。

    他用缓慢而字正腔圆的伦敦英文说:我以为是教初级或中级钢琴。

     我敢说只要菲利浦一摊手:“看来误会了。

    ”彼得会立刻放下咖啡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