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章 员工持股

首页
首期分红的见证:老李孙子的大学生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张建军的新婚照片、刘大柱家新盖的砖房留影。

     "这才是真正的股份制改造。

    "省报总编辑在留言簿上写道,"不是资本的狂欢,而是劳动者的庆典。

    " 元宵节这天,陈志远收到一份特殊礼物。

    苏晓梅带着"雏鹰计划"的孩子们,用股权证复印件拼成一幅巨型壁画——远看是青龙山轮廓,近看每张证书上都写着持股人的梦想。

    李小花的证书旁附着纸条:"用分红买了《英汉大词典》,要当翻译家"。

     "还有更惊喜的。

    "少女拉开帷幕,露出由三百张股东全家福组成的另一幅拼图,"大家自发组织的'股东影集'。

    " 照片里,张建军的新婚妻子抱着股权证笑得灿烂;老李全家三代站在大学校门口举着分红信封;就连食堂王师傅都系着印有"我是股东"字样的新围裙。

    这些影像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与赵明辉办公室里那些冰冷的外资合作协议形成鲜明对比。

     春分这天,一场别开生面的"股东技术比武"在车间举行。

    张建军带领的改装小组,用员工持股后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将生产线效率提升了40%。

    当获奖者将奖金当场捐给"雏鹰基金"时,观礼的国资委领导忍不住摘下眼镜擦拭。

     "红星模式"引发的浪潮远超预期。

    初夏时节,当陈志远翻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内部简报时,《关于推广"劳动股份制"的若干建议》的标题赫然在目。

    附录的调研报告中,老李那句"我这一千股,抵得过当年三百张奖状"被标为经典案例。

     而在青龙山深处,新一代的"雏鹰"们正在股权激励下茁壮成长。

    暑假实习的刘大柱,已经能对着图纸讲解变频原理;李小花带领的"小小股东会",甚至提出了改进包装设计的方案——用山间野花压制成的环保材料。

     立秋周年之际,陈志远站在重新装修的礼堂,看着台下已增至五百人的股东队伍。

    当宣布二期分红方案时,他突然停顿——最后一排,坐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赵明辉的技术顾问,正偷偷用相机拍摄现场热烈的氛围。

     "欢迎新朋友。

    "陈志远对着麦克风说,声音在鸦雀无声的礼堂格外清晰,"不过要提醒您,想学红星模式,得先学会把工人当人。

    " 掌声如雷动,那个穿西装的身影仓皇离席时,遗落的笔记本上写着:"他们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老李别在胸前的股权证里,藏在张建军改装的设备上,藏在苏晓梅每晚核对的账本中——那是一种将人心与资本完美结合的神奇力量。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