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 超市概念

首页
深圳的夏夜闷热潮湿,陈志远坐在招待所的钢丝床上,汗珠顺着脊背往下淌。

    他顾不上擦,铅笔在笔记本上飞速移动,勾勒出一个长方形空间,标注着"入口收银台货架区"。

    铅笔芯"啪"地断了,他这才发现中指已经磨出一个血泡。

     "还没睡?"同屋的张建军揉着眼睛从卫生间出来,瞥见他膝头摊满纸张,"这画的什么?" "美国人叫supermarket。

    "陈志远举起刚完成的草图,"咱们翻译成'自选商场'怎么样?" 八小时前,他们在深圳考察冷链设备时迷了路,误入一家刚开业的沃尔玛。

    那场景至今震撼着陈志远的神经——明亮的灯光下,一排排货架像等待检阅的士兵,顾客推着购物车自由选取商品,收银台有条不紊地结账。

    与国内供销社柜台前排长队、售货员爱搭不理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自选?"张建军凑过来看图纸,"那不都乱套了?肯定有人偷东西。

    " 陈志远摇头:"深圳这家店每天营业额上万,损耗率不到千分之一。

    "他指着草图上的防盗设计,"关键是动线规划和监控系统。

    " 凌晨三点,招待所走廊传来脚步声。

    周雅敲门进来,手里捧着台笨重的相机:"拍到了!"她兴奋地展示偷拍的沃尔玛内景,"可惜保安发现得早,只拍到这些。

    " 照片有些模糊,但足以看清货架排列和价签样式。

    陈志远如获至宝,对照着修改草图。

    当晨光透过窗帘时,一份完整的《县城自选商场试点方案》已经成型。

     回程的火车上,周雅忧心忡忡:"这种模式太超前了,县里老百姓能接受吗?" "正因为超前才有机会。

    "陈志远望着窗外飞驰的稻田,"等外资大举进入就晚了。

    " 选址出乎所有人意料——县城西关废弃的光明电影院。

    这栋苏式建筑闲置多年,斑驳的外墙上还残留着《少林寺》的褪色海报。

    陈志远带着工程队走进去时,惊起一群蝙蝠。

    舞台上的幕布早已朽烂,露出后面同样斑驳的"毛主席万岁"标语。

     "层高够,空间开阔,还有现成的停车场。

    "陈志远踩着吱呀作响的地板,"关键是位置——三条公交线路交汇处。

    " 改造工程热火朝天。

    舞台拆掉改成生鲜区,观众席的翻板椅拆了做货架底座。

    最妙的是县剧团淘汰的道具架——这些原本用来摆放刀枪剑戟的铁架子,刷上白漆后成了完美的日用品货架。

     楚明月负责整体设计。

    这个艺术学院毕业的姑娘大胆采用红白主色调,把放映室改造成玻璃幕墙的办公室,从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卖场。

    "要让顾客一进来就感到敞亮,"她边画设计图边解释,"不像供销社那样阴暗压抑。

    " 开业前一周,危机接踵而至。

    先是县商业局发文要求"加强传统商业保护",接着主要供货商集体要求现款结算——这明显是赵建国在背后使绊子。

    最棘手的是,从深圳采购的十台电子秤被海关扣留,理由是"涉嫌走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