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原料危机

首页
,"安阳县是辣椒产区,价格应该便宜些。

    " 计划很冒险。

    跨省采购需要介绍信,而李国栋去省里开会了。

    最终是周校长帮忙——他弟弟周维民从财政厅开了张"农村经济调研"的空白介绍信。

     "小心王建军。

    "周校长递信时警告,"他升任市管会副主任后,专门查跨省物资流动。

    " 黎明时分,陈志远和王小军开着那台老拖拉机上路了。

    车厢里藏着十个麻袋和全部现金——两千一百元,相当于当时工人四年的工资。

     秋收后的田野一片枯黄。

    拖拉机吭哧吭哧爬坡时,陈志远想起前世第一次坐飞机头等舱的场景——真皮座椅,香槟,空姐甜美的微笑...而现在,他屁股下面是硬木板,喝的是军用水壶里的凉水,陪伴他的是个满脸青春痘的农村少年。

     "陈哥,你看!"王小军突然指向远处。

     地平线上出现一片红色——是晒辣椒的架子!两人精神一振,但很快又泄气——那些辣椒明显是集体农场的,没有调拨单根本买不到。

     中午时分,他们抵达安阳县城。

    与想象中不同,这里供销社同样缺货。

    一个老农偷偷告诉他们:今年辣椒歉收,省里统一调配,黑市价格比他们县还高! "去村里收。

    "陈志远咬牙决定,"一家一户凑。

    " 这个笨办法耗费了整整两天。

    他们跑遍七个自然村,从灶台边、地窖里零星收购,最多一次只买到二十斤。

    到第三天傍晚,才勉强凑够三百斤,而钱已经花了大半。

     "还差一百斤。

    "王小军清点着麻袋,嗓子沙哑——这两天他见人就喊"收辣椒",把嗓子喊劈了。

     陈志远望向西边乌云密布的天空:"明天必须回了。

    "饮食公司的交货期只剩五天,回去还要日夜赶工。

     当晚借宿的农家乐异常闷热。

    陈志远半夜被雷声惊醒,窗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他立刻跳起来叫醒王小军:"快!去盖辣椒!" 两人冒雨冲向晒场,但为时已晚——三个麻袋已经淋透,辣椒吸水后开始发霉。

    陈志远跪在泥水里抢救,指甲缝里塞满红泥。

    这些可都是苏晓梅的银镯子换来的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亮时分,他们勉强晒开未霉变的辣椒。

    清点损失——只剩二百六十斤,还差得远。

    更糟的是,暴雨冲垮了返程的必经之路青龙峡。

     "绕道白云山。

    "老农建议,"多走八十里,但路况好。

    " 多走八十里意味着多耗一天,而他们只剩四天交货期。

    陈志远一咬牙:"走!" 白云山的盘山路像条瘦骨嶙峋的蛇。

    拖拉机爬坡时喘得像个肺痨病人,随时可能熄火。

    陈志远和王小军轮流下车推,裤腿被荆棘划得稀烂。

     "陈哥!"爬到半山腰时,王小军突然指着路边,"看!" 山坡上有片不起眼的辣椒地,红艳艳的果实挂满枝头。

    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