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
陈志远望着少女被灯光镀上金边的侧脸,突然想起前世那个帮他度过IPO危机的女CFO——同样的冷静,同样的创造性思维。
"就这么办。
"陈志远拍板,"我和小军去安阳,晓梅守厂,丽华姐想办法搞介绍信。
"
"钱呢?"王丽华一针见血,"厂里流动资金只剩二百多。
"
苏晓梅站起身,解下手腕上的银镯子:"这个值三百。
"
镯子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缠枝花纹在灯光下泛着柔光。
陈志远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苏母给女儿的嫁妆,前世苏晓梅直到出嫁那天才戴上它。
"写借条。
"他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月息一成,三个月内赎回。
"
苏晓梅按手印时,指尖微微发抖。
王丽华突然也掏出个布包:"加上这个。
"里面是一对金耳环,"我结婚时婆婆给的。
"
陈志远喉咙发紧。
前世他融资时,那些风投大佬随手就是百万支票,却从没人把贴身首饰押给他。
这五百元在1980年,是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三天内出发。
"他收起首饰,声音异常坚定,"丽华姐,介绍信..."
"明天给你。
"王丽华眼中闪着决绝的光,"我认识县农业局的小车司机。
"
晨露未干时,陈志远已经蹲在试验田里记录最后的数据。
这半月培育的"低辣度"配方刚通过饮食公司验收,没想到原料就被卡了脖子。
他拔下一株病怏怏的辣椒苗,根须上缠着几缕可疑的白色纤维——像是被人为添加的病害。
"陈哥!"王小军气喘吁吁地跑来,"王姐搞到介绍信了!"
信纸上盖着县农业局的红章,内容写着"良种考察",有效期十天。
这种模糊的表述给了他们操作空间,但风险也极大——若被查出真实目的,足够定个"投机倒把"罪。
"司机老刘明早六点出发。
"王小军压低声音,"他跑安阳送文件,顺路捎我们,但要三十块钱油费。
"
陈志远数出六十元:"给他双倍,要求返程也等我们。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幕降临后,陈志远独自清点行装:全国粮票二十斤,介绍信,五百元缝在内裤暗袋,还有那本《中国蔬菜栽培》——周校长听说他们的计划后特意送的,扉页上题着"科学种田,利国利民"。
"给你。
"苏晓梅悄悄递来个小布包,"路上吃的。
"
打开是六个烤得金黄的玉米饼,夹着厚厚一层辣酱。
陈志远心头一暖——这丫头把试制品都装给他了。
"厂里..."
"放心。
"苏晓梅打断他,"我和王姐商量好了,用最后那点库存做两百瓶精品,专供县招待所。
"她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赵建国的手伸不到那儿。
"
月光下,两人并肩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