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舆论风波

首页
熟悉的女声响起。

     "为什么?"陈志远压着怒火,"我们谈好的正面报道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看到全文了?" "就看到头版那篇!" "看今天的第三版。

    "周雅声音突然急促,"还有,调查组里有赵建国的..." 电话突然断了。

    陈志远再拨过去,只剩忙音。

    他扔下电话费冲回报亭,翻到第三版——右下角不起眼的评论栏:《保护新生事物,允许大胆尝试》,署名"本报评论员"。

    文章引述了中央最新讲话精神,强调对农村经济创新要"多看少说"。

     这显然是周雅的手笔!陈志远大脑飞速运转:头版引发争议,三版暗中保驾,这是八十年代媒体常见的平衡术。

    但为什么... 吉普车喇叭声打断思绪。

    调查组要回去了,王建军从车窗探出头,脸上带着诡异的笑:"陈主任,明天县里见。

    " 这句话像盆冰水浇下来。

    陈志远突然明白——真正的战场不在代销点,而在明天县里的汇报会上!那里有更多赵家的人等着给他定罪。

     回到代销点,苏晓梅正苍白着脸整理被翻乱的货架。

    见陈志远回来,她递过张纸条:"李主任秘书偷偷给的。

    "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今晚七点,公社后院。

    " 暮色四合时,陈志远蹲在公社后院的丝瓜架下,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

    李国栋出现时穿着便服,手里拎着个鼓囊囊的公文包。

     "就知道你会惹事。

    "李国栋劈头就是一句,却递过包东西,"拿着。

    " 包里是两本内部资料:《农村商业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发展集体企业的若干意见》,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显示主人研读之细。

    陈志远如获至宝——这些文件简直就是明天的救命符! "赵建国要升了。

    "李国栋突然说,"省商业厅副厅长。

    " 陈志远心头一震。

    前世赵建国确实去了省厅,但应该是82年的事!历史进程又加速了... "明天的会..." "我替你挡一半。

    "李国栋折断一根丝瓜藤,"剩下一半靠这个。

    "他指着文件,"记住,咬死'集体企业'和'试点'两个词。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月光下,两人低声交谈了很久。

    临走时李国栋突然问:"周维民还好吗?" 陈志远一愣:"周处长?挺好啊..." "他侄女的报道,"李国栋意味深长地说,"未必是坏事。

    " 回到知青点,陈志远彻夜未眠。

    油灯下,他反复研读李国栋给的文件,在关键处做上标记。

    苏晓梅安静地在一旁誊抄账本,手腕上的红绳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你去睡吧。

    "陈志远第三次劝她。

     少女摇摇头,递过杯浓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