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的。
"老爷子瞥了他一眼,"也姓陈。
"
拖拉机猛地颠簸了一下。
陈志远喉咙发紧——陈处长是他父亲!前世直到父亲去世他才知道,那个总板着脸的官僚,七十年代曾因"投机倒把"被内部处分过。
难道李国栋和父亲...
省城比记忆中还破旧。
陈志远按前世记忆找到中国银行网点,柜员检查国库券的动作慢得像在数蚂蚁。
当四十五张券变成四百五十元现金时,他手指微微发抖——重生后第一笔"大钱"!
回程前,陈志远特意去了趟百货大楼。
货架上商品寥寥,但价格比县城低两成。
他在小本子上记下各种商品价格,尤其关注那些印有"出口转内销"标签的——这些往往质量极好却因包装瑕疵低价处理。
夕阳西下时,代销点正式开业了。
没有鞭炮,没有剪彩,只是简单挂了块"红旗公社集体副业代销点"的木牌。
但围观群众挤满了小路——三折的"瑕疵"绸缎,谁不心动?
陈志远站在柜台后,看着苏晓梅熟练地拨弄算盘,王小军满头大汗地维持秩序,王丽华则负责给每笔交易盖章。
这场景让他想起前世第一家超市开业时的盛况。
对面茶馆里,王建军和两个民兵阴着脸喝茶。
陈志远热情地招呼他们来看货,心里却记着账——总有一天,这些赵家的爪牙会付出代价。
当晚打烊后,四人围坐数钱。
毛票堆成了小山,合计三百八十七元六角——纯利一百五十二块!相当于城里工人半年工资。
陈志远按约定分成,自己却只拿了二十。
"剩下的做流动资金。
"他在账本上工整记录,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下周开始高考辅导班。
"
月光透过屋顶的破洞,在地上洒下碎银般的光斑。
陈志远摸出那张省城带回来的价格表,在背面写下新计划:第一步代销点,第二步运输队,第三步...他的笔尖在"国库券"三个字上重重画了个圈。
苏晓梅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个陶罐:"娘让给你的。
"掀开盖子,是腌好的辣酱,"她说...开业礼物。
"
陈志远蘸了一点尝,辛辣中带着微甜。
前世他靠辣酱配方赚到第一桶金,但那应该是八二年的事。
现在,这个味道提前两年出现了。
"告诉你娘,"他又蘸了一大坨,"这酱能卖钱。
"
夜风吹得煤油灯摇曳不定。
陈志远在账本夹层悄悄写下"赵家"二字,画了个鲜红的问号。
窗外,1980年的月亮又大又圆,照着粮仓前那块崭新的木牌,也照着更远的、尚未展开的商业版图。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