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祥符年间,广西邕州古城,这座桂西南的重要据点和交通枢纽,恰似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广袤南疆。
它静卧于邕江之畔,北倚群山,南接平原,东连粤地,西通滇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商贾云集、民族交融之地。
踏入邕州城,壮、汉、瑶等多民族特色扑面而来,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
城内官衙庄严肃穆,市集熙熙攘攘,庙宇香烟袅袅,各色建筑鳞次栉比。
壮族同胞的干栏式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木楼飞檐翘角,屋檐下彩绘着图腾,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汉族商户的砖瓦铺面沿街林立,招牌幌子随风摇曳,绸缎庄的彩绸、药铺的草药香弥漫四方;瑶族的山歌从街巷间飘荡而出,那清脆嗓音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祈愿。
城外,邕江奔腾不息,江水如蓝墨般深邃,船帆点点,舟楫穿梭,或载着山货顺流而下,或运来盐铁逆流而上,两岸的山峦似守护神,见证着这座古城的岁月变迁。
然而,这繁华祥和之下,暗潮汹涌。
邕州古城,就像是一口深邃的古井,表面平静无波,实则深处波涛汹涌。
四大土司家族——岑氏、黄氏、莫氏、韦氏,恰似四尊蛰伏的巨兽,虽头顶宋廷所赐封号,却各怀鬼胎,暗中积蓄着自己的势力。
岑氏家族,源自唐代诗人岑参后裔,从浙江余杭迁至广西后,历经数代开枝散叶,如今已成桂西南的一方雄主。
岑氏土司府邸,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私兵营每日操练,战鼓声声震天响;黄氏土司,因先祖助狄青南征有功受封,世代盘踞邕州一隅,其家族武装“黄龙门”武士,身披重甲,手持长槊,军容严整,宛如一道铜墙铁壁;莫氏家族,在桂西一带根基深厚,莫氏土司的“莫家军”精通山地作战,来去如风,他们在山谷间设卡收税,财富滚滚而来;韦氏土司则隐于西北山区,其势力范围山高林密,韦氏私兵皆为山民出身,善使藤甲,可在密林中悄无声息地发起致命一击。
土司制度之下,明争暗斗从未停歇。
岑、黄、莫、韦四大家族表面上对宋廷行臣子之礼,实则各自划地为王,招兵买马,相互制衡又彼此窥伺。
黄氏欲借邕州城的商业繁荣扩充实力,暗中在市集征收“保护费”,与岑氏抢夺商税利益,引发两边商队在边境剑拔弩张。
莫氏与岑氏虽时有联姻,但暗地里却在争夺桂西的矿脉资源,双方矿工时常爆发斗殴,甚至私兵出动,山谷间硝烟弥漫。
韦氏则按兵不动,却悄悄与交趾使者往来,密谋在边疆挑起事端,企图浑水摸鱼,扩大地盘。
这暗潮涌动的局势,恰似邕江暗流,一旦有风吹草动,这片土地必将掀起惊涛骇浪。
且说这日,邕州城内,晨曦初露,薄雾未散。
城门处,早已是车水马龙,商贾行人络绎不绝。
有推着独轮车贩卖山货的壮家汉子,有挑着担子叫卖绣品的瑶族阿妹,还有操着各地口音的汉族商人,或谈笑风生,或讨价还价,好不热闹。
在城东的“翠竹茶楼”,是邕州城有名的聚会之所。
茶楼老板娘阿翠,是个伶牙俐齿的壮家女子,她一边麻利地为客人斟茶,一边竖着耳朵偷听四下消息。
这阿翠,虽是开茶楼的,却与各方势力都有些交情,是个消息灵通的人物。
“听说了吗?岑家的少主近日要回邕州了。
”靠窗的雅座上,两个商贩压低声音说道。
“可不是嘛,岑仲昭这孩子,听说在外地游历多年,学成归来了。
他老子可把家族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