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章

首页
“不穿了,就穿这身儿去。

    你也甭穿,穿个朴素整洁些的衣裳就行。

    农村都是泥地,你得带两双好穿的软底鞋啊。

    ” 火车一路呜呜地将李言一家带往了遥远的小山村。

     之前李言并没有给村里写信,就这么冒然来了。

     村口果然还和小时候印象中的一样,一棵歪脖子大树像块招牌似的。

    李言一家城里人的打扮,尽管再朴素,也还是引起了路上来往村里人的注目。

     路过的不少后生,都是年轻的,李言以前没见过。

    看了半天,终于逮到一个熟悉的,李言走过去热情地叫住那人,“虎子!” 虎子一愣,“你咋知道俺叫虎子?” “我呀,老李家的百岁!我小时候爹妈走了,不还是你爹妈照顾得我?你,脸上一个痦子,小时候我调皮,还想揪下来,后来桂花婶说那不能揪,揪下来流血人就没了!还记得不?” 这么一说,虎子一拍大腿,想了起来,“哎呀!百岁哥啊!你咋来了?俺听说你在省城部队当了大官儿,咋回咱们这儿了呢?” 李言乐呵呵道:“这不想你们了么?” 虎子没想到李言一个当干部的,还这么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

    要知道村里一个村支书那都是走路昂首挺胸的。

    “他们有人去省城找你去了,说在你家住的,回来后带回来好些个东西。

    说你住了城里人的洋楼,娶了城里媳妇儿,家里擦得跟镜子似的。

    呦,这是嫂子跟小侄女儿吧?” 章琬华笑笑,“你好。

    滢滢,叫叔叔。

    ” “叔叔好。

    ” 虎子咧嘴憨憨一笑,“这小丫头可真水灵,城里娃就是不一样。

    跟观音座下的龙女似的!”听见他打比方,李莹觉得有趣忍不住捂嘴笑起来。

     “走啊,哥,快跟俺回家去!妈和奶奶她们一直念叨你呢!”说着一手接过李言手中的行礼,一边奔走相告,“妈,奶!你们看谁来了?俺百岁哥!” “百岁”这个名字在李家沟现在是响当当的。

    李家沟几辈子没走出几个出了大山的人,村里的年轻人多数大字认识不了一箩筐。

    当初李言参军,很多人都认定他不能活着回来。

    没想到不但平平安安,还当了团长。

    这两年改革开放,村民也开始走出大山,有的机灵的想起来省城还有这么个可以攀附的老乡,便试探着去接触。

     一接触,发现李言又热心又念旧,那些人也就尝到了甜头。

    回家后这么一说,好几户人家都蠢蠢欲动,只要沾点亲,就想来打秋风。

    弄得章琬华苦不堪言。

    而李虎这一家,却才是当年真正将李言抚养长大的好心人,一家子淳朴实在,得知李言没死还当了团长,都十分高兴,感谢李言父母在天有灵了。

    孩子在城里过得好,自然也就放心了,桂花婶一家从未想过要去城里让李言报什么恩。

     “妈!奶!爹呢?你们都出来,看谁来了?”虎子是个人来疯,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妈,你不一直念叨百岁哥吗,他来了!” 坐在院子里,一个农妇正在端着个筐纳鞋底子。

    听到儿子这么喊,先是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