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补,打包被子衣物。
那都是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来,你告诉爸,一般是什么花样儿。
”说着,李言就转身去拿梳子,果真像模像样地要给李莹梳头。
李莹起初有些不情愿,后来转念又想,反正平时父亲为这个家庭贡献得也不多,照顾她和妹妹的就更少了。
为了哄妈妈回来也好,良心发现也罢,既然他现在想服务,就让他做好了。
于是便直起了身子,坐在凳子上,李言笨手笨脚地拿起梳子;李莹开始指挥起来,“高一点,要这样分成三股。
”
李言虽没给女孩子辫过辫子,不过胜在理科生理解和领悟能力较强,听着李莹的描述,总算绑好了头发,还弄了个小花样。
“走吧闺女。
爸爸正好要去连队,帮你拎书包。
”
书包是章琬华用军绿色帆布做的那种挎包,李言一拎,不由惊呼,“这小小书包,还不算轻呢。
结实吗?”
“妈妈缝的,当然结实。
”
“你妈妈手真巧。
”
李莹有些讽刺地撇撇嘴,“这还是我第一次从你嘴里听到你夸我妈。
”
李言道:“是吗?那我以后要多夸夸你妈。
”
李莹惊讶地望着父亲大步流星的脚步,意识到她停顿了后,李言重新将书包肩带朝肩膀提了提,回头等李莹道:“快走吧,一会儿迟到了。
”
“哦。
”李莹连连点头。
一路上依旧看到不少家属队的熟人。
几个军人家属正坐在门口理韭菜,看到李言送女儿上学,还拎着书包,跟看西洋景似的。
“呦,李团长,送滢滢上学啊?”
“昂,是啊,牛大姐!”
“大言啊,这是和华子又吵架了吧?”似乎懂很多的大妈半嘲讽半好奇地问道。
李言礼貌而不是尴尬地微笑,也不解释,带着滢滢走过家属区。
一路上他很是感慨,其实父母不和睦,周围的邻里朋友就算有关心的人,也不乏一些看热闹的。
那就免不了会在背后说三道四,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他几乎可以想象,到学校里,同学也一定私下里这么拿滢滢当谈资。
下午下学得早,李莹飞快地奔去了章琬华所在的医院。
章琬华是一名外科大夫,平时不是在做手术就是在查房,的确很忙很疲惫。
像今天这种小女儿在护士站由不当班的人帮忙看着、大女儿放学过来的情形,医院已经见怪不怪了。
反而挺照顾这姐俩。
章琬华刚做完一台手术,正在科室里休息。
李莹刚到门口,就听到屋里有对话声。
“当初你为什么答应要嫁给他?李言就是个大老粗,他跟你根本没有共同语言!这么多年我以为你过得很好,可后来我听说,你老独自带着女儿来医院住。
我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