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八

首页
的展品,更加笃定,高精度、复杂结构的大型复合材料制件将大有可为。

    目前国内的技术,普遍能够满足简单型面的零件需求,但复杂结构导致的产品报废、成本翻倍仍是技术难题。

     他手上的原材料有低成本优势,未来要在成型工艺上摸索,要站在技术前沿。

     他边思索往往展厅门口走,有的展位只留人看守,心急的已经在撤展。

    眼前掠过一个巨大的蒙皮,扇形的,挡住他的大部分视线。

    有一个侧影,在零件的另一侧匆匆走过。

    藏蓝色西服套装,脖子上挂着工作证,背影很熟悉,个子略高了点。

     零件离开他的视线,那个背影也不见了。

    林一山知道徐景天的公司没参展,又觉得人家已经离职了,自己看走了眼,也真够没出息。

     二人自那次车上告别后,没再联系。

    林一山倒是主动加了许愿的微信,别人的朋友圈整天晒,吃了啥、去了哪、为啥苦闷,许愿朋友圈死水一潭,最早一则还是年初发的,一张蓝天和鸽子的照片,没有文字。

     到了展会第三天,上午研讨会,中午聚餐,下午看个人安排,急的打道回府,不急的去世界地质公园游览。

    林一山要在一个分会场做报告,这个分会场的研讨主题,正是林一山所思考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林一山的报告早在D市就做好,他会前也没怎么准备,很多东西都在脑袋里。

    在座的有业内专家,也有师长,所以他的报告内容详实,但态度谦卑,有争议之处,都带有商榷态度。

     谈到轻量化这一主题时,他举了国内某汽车集团的例子,并且向该集团的与会代表微点头致意,眼神收回的路上,他看到了许愿。

     藏蓝色西服套装,今天没挂工作证,里面是件浅蓝色丝质衬衫,头发随意挽着,露出光洁的脑门,记录本放在膝盖上,低头记着什么。

     林一山收回目光,继续刚才的主题。

    “轻量化在国内汽车领域,是近几年来的新趋势。

    其实德国等欧洲国家,早在十年前,就有相关研究。

    今年在东北工业重镇沈阳,也有中德装备园正在建设,拟建成中国最大的汽车轻量化研发生产基地。

    ” 许愿的身边坐着一位商务人士,看着面生,但举手投足间,有文人的儒雅之气。

    那人凑过去和许愿说了几句,许愿悄悄起身,从侧门走出会场。

     林一山停顿了一下。

    轻量化的主题不是重点,复合材料在减重方面的贡献才是。

    他的报告还没过半,那个女人已经出去了。

     她去干吗?那位商务人士,想必是她的新领导。

     林一山在行业里也算小有名气,报告结束,他默默走向座位,前排有一位首都某高校的教授,算是业界泰斗,林一山弯下腰来简单交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