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没有? 时为想,自己确实应该回来。

    但这念头反复出现,又让他觉得惘然。

    人都已经站在这里,还在试图说服自己,这就是他选择回来唯一的理由。

     等收拾完厨房出来,朱明常和沈宝云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

     时为跟二老打了声招呼,叫上丛欣,去她车上拿行李。

     这次回国工作,酒管公司给他的package带住房补贴。

    他没要公司安排的服务公寓,选择另外租房。

    房子是委托行政部租的,就在同一个小区里,只隔一个门洞的十一楼。

     丛欣跟他一起上楼,进屋放下东西,里外看了看,推窗东望,说:“住这里也挺方便的,离饭店不到三公里,坐公交车一站路,或者你在门口扫辆共享单车,骑过去也就一刻钟。

    ” 她像沈宝云和朱明常一样,也有过去的老习惯,把江亚饭店简称作“饭店”,好像只要说起大饭店,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很多江亚的老员工都这样。

     时为走到她身边,跟她一起站在窗前。

     外面雨已经停了,夜空清黑,不见月光,近处多是住宅,密密亮着灯,最远能看到江对岸陆家嘴的地标建筑,但外滩的那些房子,包括江亚饭店,是被遮住了看不见的。

     时为忽然说:“出去转一圈怎么样?” 丛欣问:“去哪儿?” 时为提议:“就附近,骑自行车。

    ” 丛欣笑了,说:“这时候出去骑车?” 时为只是又问了一遍:“去不去?” 丛欣看看他,说:“走吧。

    ” 两人于是下楼,出了小区,在街边扫了两辆共享单车。

    时为没等她,一路骑在前面,也没说目的地。

    但丛欣认得出方向,这是在往曾经的职工楼去。

     周末的夜里,时间不算太晚,路上多得是车和行人,地面潮湿,映出路两边的灯光,璀璨如琉璃。

     那一带很多老房子都已经拆了,有历史价值的得以保留,经过翻新改造变成展厅、商店、餐馆。

     而职工楼是没有价值的那一种,它只是一座1950年代造起来的赫鲁晓夫楼。

    前面是保护建筑,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一个洋行旧址,后面也是保护建筑,基督教青年会体操馆。

    两幢房子中间有块空地,就那么见缝插针地造起一座五层楼方方正正的简易水泥房子。

    十多年前被拆除,又变回两座保护建筑中间的一块空地,是只有他们这样的老土地才知道的遗址。

     1976年,特殊年代过去,江亚饭店恢复营业。

    朱明常和沈宝云凭着二十多年的工龄,以及特级厨师、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在职工楼里分得一套住房。

    那是他们住的最久的一个家,门上永远钉着“五好家庭”和“党员之家”的红色小牌子。

     1992年,江亚饭店餐饮部的服务员丛甘霖和客房部的清扫员张茂燕结婚之后也搬了进去,两人生了一个女儿,起名丛欣,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