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第二批领民

首页
等着,陈榕带上第一批领民,回到城内。

     之后,陈榕开始分派任务。

    周大义和常平陪陈榕去交葡萄酒,那十瓷瓶葡萄酒正是常平在背着,他是“军训”中最出色的三人之一,目前二十岁出头,单身。

    而其余人则全部去购买物资。

     陈榕给采购组的要求是,需要购置足够一百人至少一个月的食物量——最初她计划先买半个月的,但现在能搬运的人多了,自然可以多买点。

     猪肉买个三百斤,母鸡小鸡仔各买若干。

    因为她要求膳食均衡,肉蛋都不少,因此每天需要摄入的米饭不用那么多,大米先买三千斤。

    黄牛、母羊等有的话也要买。

     除了食物之外,还要买锅碗等,为冬天准备的棉被棉衣等,牙刷夷皂等。

     如此算下来,得花个五六十两才够。

    但陈榕手里没那么多银子,因此她就给了吴小萍十两,让他们先把量少的买了,比如各种调味料等,其余大宗的先探探情况,等后面他们会合后再买。

     随后,两边分开。

     陈榕并没有立即去潘府,她先领着周大义和常平在城里四处转了转。

     她先找的是制作香皂的原材料。

     现代香皂生产非常复杂,通常是若干种油脂搭配使用,而且必须筛选一定的种类,用合适的比例混合,去污力比单一的强,比如60%的牛油脂和40%的椰子油。

    油脂在使用前要进行预处理,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必要时还有加氢处理。

     以现在的工艺水平,自然做不到那么多道工序,甚至连一道都很难,她只能选择简化,即将毛油熔化后加盐来除杂。

     油脂的问题陈榕算是勉强解决了,更为困难的是碱。

    通常用的是火碱氢氧化钠,而现代工业氢氧化钠的制备多是电解食盐水,难道她做个肥皂还要把发电机给发明出来?这对她来说几乎是不可能事件。

     很多时候光知道原理没用,材料和技术跟不上都是白搭。

    比如救命神药抗生素,她也知道土法制青霉素是怎么回事,但她穿越以来就没想过去做。

     首先青霉量产是个问题,土法制造的青霉素,一升培养液里只有两个单位青霉素,而要治疗细菌感染,一天需要注射的青霉素就要数十万单位,持续时间可能好几天甚至半个月;其次是纯度问题,现代工业那么发达了,都不能保证完全去除杂质,更何况是土法做的,即便她有本事培养出那么多青霉素,也不敢给人用啊,杂质立刻就会导致过敏性休克,要了病人的命,还不如什么都不用,靠着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统硬抗呢。

     因此,在缺乏外部条件的情况下,她的作坊式香皂生产,只能采用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钠的办法,即以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

    生石灰即便在这时代也非常容易烧制,她主要是来找纯碱的。

    如果找不到纯碱,她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做纳皂,而换用草木灰做钾皂了,那效果会差不少,而且从草木灰中提取草碱也不是个轻松的活。

     周大义和常平都不知陈榕要找什么,见她一路走一路看,便只是默默跟着。

     后来周大义在陈榕突然停驻在某个路边小摊前时小声道:“陈姑娘,您这是要找什么?跟小人说说,或许小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