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敕约

首页
贺金人攻陷东京,成靖康之变的言语……臣文采不足,所以拿来用了一下。

    ” 赵玖怔了一下,继而目瞪口呆——还真是啊? 实际上,莫说是赵玖,便是列座各国使臣、各部头人,以及宋国文武,乃至于随侍的班直、负责上冷饮、做海鲜的大龙宫寺和尚们,也全都被这位高丽使臣给秀的头皮发麻。

     只能说,高丽出人才啊!金富轼金元帅已经很了不起了,结果来个替国主面圣的老头,也这么过分。

     “是这样吗?” 赵玖回过神来,强压内心吐槽欲望,硬着头皮去看一侧的金富轼。

    “金相公,是这回事吗?” “好让官家知道,此文确系韩昉与臣十年前的文章言语……前半段是韩昉在高丽自夸靖康变之武功的言语,后半段是臣代表高丽所上称臣文书的一部分。

    ”金富轼心中不知如何做想,但面上却极为坦然,乃是从容出列,平静回复。

    “让官家看笑话了。

    ” 当然看笑话了,其实何止是赵官家看了笑话,这事当着这么多使节、要员的面闹出来,怕是全天下都要一起看笑话。

     而且笑话也是双重的,一面是金富轼与高丽反复无常这件事情让人看笑话,另一面更是指高丽内部为了防止已经握有兵权的金富轼再从赵玖这里获得名分,而近乎于自残一般的内斗,让人看了笑话。

     只能说,金富轼心理素质过硬了点。

     当然,赵官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犹豫了一下,干脆当众直言: “既如此,金相公,要不要朕发一明旨,昭告天下,封你做个高丽王?今日便可与你当众加冕,也省的高丽再让人看笑话?” 受命而来的金仁存面色惨白,他如何能想到自己不惜自伤八百的挑拨之策反而遇到了这么一位不合常理的赵宋官家呢? 不过,让金仁存意外的是,金富轼立在一旁,几乎是毫不犹豫便拱手做答:“官家……高丽享国两百余载,久怀德教,虽于大国兴亡之间稍有无奈之举,但并不至于国统更续。

    况且,我国国主少年登基,前十余载国事多为权臣所握,后十载又逢两京相争,能勉力维持已经很不错了,谈不上失德无能,不该有此厄难。

    至于外臣,虽感激于官家屡屡提携之意,可既身为人臣,受高丽国恩数十载,又焉能悖逆臣德,一朝丧尽五十载名节?还请陛下体谅。

    ” “朕自然体谅。

    ” 赵玖瞥了眼如释重负的金仁存,并不在意,只是与金富轼认真讨论。

    “但是金相公,你若要维持高丽,维持王氏统续,那之前高丽国某些内外事端,朕也就不得不与你议论一二了……” 饶是金富轼早有准备,此时也不禁微微叹气。

     “郑知常郑学士出使大宋多次,文名传于天下,更是金河之盟持约之人,如今为你所杀,请问,高丽国也好,你金富轼也罢,要怎么与朕、与西辽大石林牙,与两位蒙古王,与高昌国主做交代?”赵玖平静来问。

     此言一出,脱里与合不勒更是直接睥睨来看,似乎真还记得郑知常长什么样一般。

     “除此之外。

    ”而金富轼尚未做答,赵玖又将懵懂的女儿从一侧抱到腿上,继续迎着海风来问。

    “当日朕北伐之际,曾有明旨至高丽,要你们遵从金河之盟、邦属之德,出兵攻辽东,而且约定晚一日便要出一万贯军费,以飨士卒……你们晚了足足一百余日,又该怎么说?” 金富轼沉默一时,地上的金仁存也低头不语,便是周围诸多邦国使臣、部族首领也多捻须冷笑,因为所有都知道,这是高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死结……不是你们维持了内部团结就能轻易熬过去的,不然,仗就白打了。

     “朕有句话要说一说。

    ” 抱着女儿的赵玖见状,不等对方开口,却又忽然严肃起来。

    “邦国之重,莫过于兵,今日的事情还有往后的事情,怕是都还得回到战争本身上面去……” 上下也旋即肃然起来。

     “此战以宋金为主体,长江以北诸邦国部族,皆参与战中。

    ”赵玖继续缓缓认真来说。

    “靖康之前便不说了,只从靖康算起,也快十二年了,十二年间,战争的代价可不仅仅是一场获鹿大战或者之前尧山这类战役的死伤那么简单…… “土地的沦丧与收复是上万里的规模,城池易手,怕是要反复累加过千…… “军士死伤累积数十万之众,战争中的士民伤亡恐怕要以千万来计数…… “汉、女真、党项、契丹、奚、高丽、渤海、蒙古,乃至于高昌、日本,皆有军士披甲列阵参战…… “辽国为此亡、西夏为此亡,西辽、东蒙古、西蒙古复又由此而立…… “汉人死伤最多,受辱最众,契丹一分为二,渤海诸族则在战中几乎损失人口过半,女真人不清楚,但大约也要损失近半人口,邦国兴衰,部族存亡,皆要归于此战……” 赵玖缓缓道来,下面的各国使臣、部族首领,脸色也越来越严肃,到最后,满满腾腾的大龙宫寺大雄宝殿前方正院内,几乎鸦雀无声,便是宜佑公主也察觉到了某种气氛,不顾天气微热,往父亲怀中依靠过去。

     “所以,朕今日才叫你们都过来,因为这一战,不光是大宋与大金的事情,你们国家的兴衰、部族的存亡也在这里。

    ”说到此处,赵玖终于再度看向了金富轼。

    “金相公、金元帅……朕不追究靖康之变时你们的反复,毕竟那个时候,朕都被兀术追的躲到八公山上,何况你们?但是,西夏亡后,金河之盟,诸国就此定下此战顺逆正反,朕来问你,高丽认不认?” “当然认!” 金富轼不敢有片刻迟疑。

    “高丽属宋,不属金,此战顺天意承华夏而敌蛮夷……大是大非,不敢有丝毫之误。

    ” “那现在你再来告诉朕,既然以金河之盟为准,自认从宋抗金,那郑知常的事情,出兵延误三月有余的事情,到底怎么讲?”赵玖继续认真追问。

    “你难道以为,这些事情只是落在口头上的机锋吗?便只是言语、纸张,可落到如此堂皇大战中,那也是要决国家兴亡的吧?!” 金富轼毫不犹豫,先下跪于地。

     说白了,金富轼本就是个明白人,这件事情当然可以指着金河之盟来个什么说法,但即便没有这种说法,回到根本利害上去,高丽也要为自己在战争中的首鼠两端付出代价……尤其是大宋现在全面胜利,岳飞部众更是联合契丹人在辽阳周边将高丽军归国道路阻断,尤其赵宋官家又不是个好相与的。

     君不见,西夏为何而亡? “郑知常乃是高丽国中私斗而亡,非关大义,陛下若欲计较此事,外臣愿以命抵命。

    ”沉默片刻后,金富轼只能叩首,任由宰割。

    “至于出兵延误一事,实乃我高丽国中空虚疲乏,耗费日久方才成行……不过诚如陛下所言,彼时便有明旨,外臣也无话可说,所以高丽国中愿意倾国受罚,但委实国库空虚,还请陛下体谅……真将高丽弄乱,弄得民不聊生,于陛下与大宋也无益的。

    ” “打了这么多年仗,废池乔木,尤厌言兵,朕自然愿意慈悲为怀。

    ” 赵玖终于点头,却又看向了身侧的吕本中,后者会意,即刻从袖中取出早就备好的一张纸来,然后向前半步候命。

    “但有些事情,算是最后的说法,你可以提出建议,但朕若不许,你就不必再坚持了……否则,即便是再不想如何,朕也再要劳动岳元帅一番了。

    ” 岳飞赶紧起身拱手,却又随赵玖一挥手再度坐下……他此番归来,果然是要做吓唬人的活的。

     “是。

    ” 另一边,跪在堂前的金富轼未及应声,金仁存却又抢着叩首答应了下来。

     赵玖瞥了这两个高丽人一眼,懒得理会,只是去看吕本中。

     吕本中立即向前,宣读了对高丽的最后处置: “其一,金富轼加公爵,实封高丽西京(平壤),为高丽元帅、枢相,辅政高丽,非中国天子旨意,不得擅自更迭……” 金富轼与金仁存各自抬头愕然。

     “其二,交还此次出兵所据土地、城池,归还掳掠钱帛、人口,分毫不得纳回国中。

    ” “其三,高丽须参与《中国政治、文化一体敕约》、《大宋-高丽友好通商航海敕约》、《北疆联防敕约》。

    ” 念完这话,上下还在茫然之中,吕本中便已经闭嘴,直接退了回去。

     平心而论,第一条大家都还是懂得,无外乎是通过扶持金富轼,大力惩罚高丽的意思,就高丽那小国寡民的,再加上西京开京素来全方位对立,一下子直接分开,怕是要成国中之国的,与直接分裂几乎无异的。

     当然,金富轼本人也已经打定主意,咬牙接下来,等自己死了再交还给王楷便是……总比让岳飞从辽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