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2章

首页
从天幕之前播放的内容来看,朱元璋一朝的武将都纷纷点头赞叹,从排兵布阵到粮食供给。

     方方面面做得都很出色一环紧扣一环,中间哪个地方出了差错,京师都很危险。

     就连朱元璋都很羡慕这样的朝臣,遇到国家危难之际,不是缩在一旁冷眼旁观,而是选择站出来挑大梁。

     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帝王,只要不是昏君,都很想要于谦这样的大臣。

     而他朱元璋的后代,亲手制造了土木堡事件的朱祁镇,居然要杀了于谦?! “老四,你来说说,你这曾孙到底是作何想法?” 朱棣跪在朱元璋跟前说不出话来,本以为那个不靠谱的孽障就这样下台了,换了一个靠谱的曾孙上来。

     没成想,朱祁镇那孽障居然还能复位?! 【要想逮捕于谦这样于明朝有大功的朝臣,必定得有相应的罪名,否则朱祁镇也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于是徐有贞给出了个主意,那就是以于谦意欲迎立外藩为由,告于谦谋逆造反之罪。

     这‘意欲’二字,相当能体现出于谦的清白来,就如同当初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定罪处斩一样。

     于谦一心为大明,他压根就没有任何值得诟病之处,要捏造罪名诬告于谦,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

     朱祁镇下诏前也觉得于谦有功,杀之实在没有理由,但徐有贞与于谦有旧仇,看见朱祁镇动摇了杀于谦之心。

     他凑在朱祁镇耳边说了一番话,说完后,坚定了朱祁镇给于谦定罪的想法。

     到底是哪句话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当然是‘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朱祁镇听闻后愣了愣,呢喃了几遍‘此举无名,此举无名’… 对啊! 此举无名啊!想通后的朱祁镇,浑身冒着冷汗。

     自古华夏朝代的传承,就是父传子,若国君无子,则会传给兄弟,最后才是宗室。

     当初朱祁镇因自己的蠢操作被俘,同时又命朱祁钰监国,眼见朱祁镇回来无望,朱祁钰接替兄长的皇位可谓名正言顺。

     但从来没有弟弟将皇位传给哥哥的先例啊,若朱祁钰有子,则传给儿子,若无子,也该由侄子朱见深当皇帝。

     闲的只会生孩子的朱祁镇若是登基了,说得难听些,那完全就是不合礼法的… 为了使自己登基合理合法,无任何可诟病之处,当然只能在别人身上找茬了,与徐有贞有旧怨的于谦就成了牺牲品。

     给于谦套上谋逆之罪,对于朱祁镇来说给就方便的多。

     于是一代忠臣于谦,很快被押送至崇文门外,在这座他曾经奋力保护的城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