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欢迎回家

首页
上晚高峰,一路走走停停,开得挺艰难。

    丛欣一路跟他说话,问巴黎那边的工作离职是否顺利,十二小时的飞行休息得可好,出发时天气怎样。

    时为一一回答,看着车窗外。

    天已经黑下来,玻璃不时起雾,再被空调吹出的劲风驱散。

    隔着水珠和雨幕,路上红色白色的车灯,以及远近早早亮起的霓虹,抽象成了一片斑驳缤纷的光点。

     就这样直到过了江,车子拐进一处居民区。

     他们小时候住江亚饭店职工楼,老房子在金陵东路,十多年前拆迁,沈宝云和朱明常选了这处位于老西门的小区,就是因为丛欣和张茂燕也住在附近,两家人还是可以常来常往,互相照应。

    那地方过去属于南市区,并入黄浦之后,仍旧是市中心少有的房价洼地。

    但哪怕是这样,光动迁补偿款也是不够的,自家添了一部分才买下一套两室一厅,一楼带个小院子,周围配套齐全,买菜看病都方便,老两口住着刚好。

     丛欣熟门熟路地跟门口保安打招呼,再往里开,找了个临时车位停下。

     天还在下雨,两人下了车,冒雨跑进楼栋。

     沈宝云早在窗口发现他们,已经开了门在等,一路看着他们跑进来,笑得眉眼弯弯,说:“回来啦?” 门里亮着灯,房子不大,一眼望到餐客厅。

     朱师傅穿个白背心站在圆桌边,正背着手解围裙,也对他们说:“洗手吃饭,洗手吃饭。

    ” 那口气平常得好像每天晚上都见,都会这么说上一遍。

     时为心里庆幸这场大雨,浇透了所谓近乡情怯,还有丛欣,化解了所有尴尬。

    他只要跟着她进门,跟着她叫外公外婆,而后在门口换鞋,去客卫的水槽洗手,再围着餐桌坐下。

     六个座位的圆台面,坐了四个人,显得有些疏落。

    桌上的菜却很丰盛,都是初夏的时令,清清爽爽的。

    朱师傅大司务派头,一一给他们介绍,香椿豆腐、凉拌豌豆苗、梅汁排骨、白米虾仁、葱油笋壳鱼、六月黄毛豆子炒年糕、蛤蜊丝瓜汤。

     其中鱼虾蟹和蛤蜊是一早去市场买的,梅汁排骨里的梅子,凉拌豌豆苗里的豌豆苗,丝瓜汤里的丝瓜都是自家的出品。

    小院里开了两小块地种菜,角落搭了葡萄架,这个季节,院墙爬满扁豆和丝瓜的藤蔓。

    没有贵价的材料,也不怎么讲究摆盘,都是家常菜,却最见功夫。

     朱师傅特地把六月黄端到丛欣面前,拿筷子点点,意思叫她先吃。

     这个季节的河蟹才长到手掌一半这么大,蟹肉却已经膏黄饱满,一只切四块,炒出金黄色蟹糊来,裹在糯玉似的年糕片上。

     丛欣夹一块尝,眯眼咂嘴,很是享受的样子,说:“嗯,就是这个味道,外公对我最好了。

    ” 总之情绪价值拉满,搞得不苟言笑的朱明常也忍不住眼尾起了皱,嘴角上扬。

     时为旁观,只觉时光倒流。

    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