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宣公卷十五起元年尽九年

首页
者日,有罪者月,今此不日,故解之。

    但推寻上下,更不见得臣有罪之文,惟有文十八年“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冬十月公子遂弑子赤,是以何氏消量作如此解。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何言乎高固之来?(据当举叔姬为重,大夫私事不当书。

    为重,直用反,下同。

    ) [疏]注“据当”至“为重”解云:正以春秋尊内故也。

    注“大夫”至“当书”解云:正以内之大夫,直录其如,不书其大夫私事故也。

    今书高固,是以难之。

     言叔姬之来,而不言高固之来,则不可。

    (礼,大夫妻岁一归宗。

    叔姬属嫁而与高固来,如但言叔姬来,而不言高固来,则鲁负教戒重,不可言,故书高固,明失教戒重在固。

    言及者,犹公及夫人。

    ) [疏]注“故书”至“在固”解云:妇人之道,既嫁从夫故也。

    注“言及”至“夫人”解云:即僖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是也。

    然则公羊之义,以为夫妻言及者,远别之称,剌其无别,是以下注云“言其双行匹至,似于鸟兽”是也。

    故桓十八年春“公夫人姜氏遂如齐”传云“公何以不言及夫人”注云“据公及夫人会齐侯于阳�”;“夫人外也”注云“若言夫人已为公所绝外也”;“夫人外者何?内辞也”注云“内为公讳辞”;“其实夫人外公也”注云“时夫人淫于齐侯而谮公,故云尔”然则桓公十八年而不言及者,若言夫人为公所绝外,是以不得言及以远之。

     子公羊子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言其双行匹至,似于鸟兽。

    ) [疏]注“言其”至“鸟兽”解云:言其无别,如“雄狐绥绥”故曰双行;游匹而来,鹑鹊不异,故言匹至,似于鸟兽矣。

    而旧说云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故以喻焉,非何氏意也。

     楚人伐郑。

     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据宋督、郑归生、齐崔杼弑其君,后不复见。

    见何,贤遍反。

    ) [疏]注“据宋督”至“不复见”解云:其宋督之事,即桓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者是也。

    归生之事,上四年“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是也。

    崔杼之事,即襄二十五年“夏,五月,齐崔杼弑其君光”是也。

    然则春秋之内,书名弑君,后不复见者,唯此三人耳。

    馀见者,皆著义焉,即桓三年“公子�如齐逆女”宣元年“公子遂如齐逆女”之属,欲见罪在桓、宣,故�、遂得见。

    闵二年“公子庆父出奔莒”书者,彼注云“庆父弑二君,不当复见。

    所以复见者,起季子缓追逸贼”是也。

    隐四年“卫人杀州吁于濮”彼注云“书者,善之也”然则善其臣子讨得其贼,是以书见,则知庄九年“齐人杀无知”书之者,亦是讨得其贼,善而书之。

    庄十二年“宋万出奔陈”得书之者,彼注云“万弑君,所以复见者,重录御之贼,明当急诛之也”是也。

    僖十年夏“晋杀其大夫里克”得书之者,亦�、遂之类也。

    故彼传云“里克弑二君,则曷为不以讨贼之辞言之?惠公之大夫也”何氏云“惠公篡立已定,晋国君臣合为一体,无所复责,故曰此乃惠公之大夫,安得以讨贼之辞言之”然则欲归恶于惠公,尚不作讨贼之辞,何得怪其见于经矣。

    襄二十七年“卫杀其大夫甯喜”得书之,亦�、遂之类也,是见其与献公同谋而弑剽,是以二十六年弑剽之下,何氏云“甯喜为卫侯ぅ弑剽,不举ぅ弑剽者,谖成于喜”是也。

    其二十六年“晋人执甯喜”之下,传云“不以其罪执之也”何氏云“明不得以为功,当坐执人”亦是其得书之义。

    文十八年“齐人弑其君商人”昭十一年“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皆书者,商人之下,何氏云“商人弑君贼,复见者,与大夫异。

    齐人已君事之,杀之宜当坐弑君”是也。

    昭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得书者,亦是加弑故也,如赵盾之类矣。

     亲弑君者,赵穿也。

    (复见赵盾者,欲起亲弑者赵穿,非盾。

    )亲弑君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不讨贼也。

    何以谓之不讨贼?(据皆去葬不加弑。

    ) [疏]注“据皆去葬不加弑”解云:春秋之义,君弑贼不讨,则不书葬,所以责臣子不讨贼。

    若其加弑者,虽不讨贼,亦书其葬,以其不亲弑,不责臣子之讨贼,是以昭十九年夏“许世子止弑其君买”“冬,葬许悼公”传云“贼未讨,何以书葬?不成于弑也。

    曷为不成于弑?止进药而药杀也。

    止进药而药杀,则曷为加弑焉尔?讥子道之不尽也”“是以君子加弑焉尔”;“葬许悼公,是君子之赦止也。

    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是也。

    然则此赵盾之弑君,与他亲弑者同文,皆去其葬,则赵盾不加弑,赵盾既不加弑,即其身是贼,何得谓之不讨贼乎?故难之。

     晋史书贼曰:“晋赵盾弑其君夷犭皋。

    ”赵盾曰:“天乎!无辜。

    (辜,罪也。

    呼天告冤。

    ) [疏]注“呼天告冤”解云:冤,谓冤枉之冤也。

     吾不弑君,谁谓吾弑君者乎?”史曰:“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复国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复,反也。

    赵盾不能复应者,明义之所责,不可辞。

    )赵盾之复国奈何?”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

    (礼,公族朝于内朝,亲亲也;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

    外朝以官,体异姓也。

    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

    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

    升�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

    丧纪以服之精粗为序,不夺人之亲也。

    �,音俊。

    ) [疏]注“礼公族”至“之亲也”解云:此皆文王世子文。

    彼注云“内朝,路寝廷也”云“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彼注云“谓以宗族事会也”云“外朝以官,体异姓也”者,彼郑氏云“外朝,路寝门之外廷。

    体,犹连结也”云“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者,郑氏云“崇,高也。

    以爵贵贱异位”云“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者,郑氏云“宗人掌礼及宗庙也。

    以官,官各有所掌也。

    若司徒奉牛,司马奉羊,司空奉豕”云“升�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者,彼文云“其登�献爵,则以上嗣,尊祖之道也”注云“上嗣,祖之正统。

    爵,谓上嗣举奠也”今此何氏以“登”为“升”复无“献”字,盖所见异也。

    云“丧纪以服之精�角为序,不夺人之亲也”者,彼文作“轻重”字,此作“精粗”者,亦所见异也。

    其上文云“其公大事,则以其丧服之精粗为序”注云“大事,谓死丧也。

    其为君虽皆斩衰,序之必以本亲也”是也。

     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已趋而辟丸。

    (巳,已诸大夫也。

    已,音纪。

    )是乐而已矣。

    (以是为笑乐。

    是乐,音洛。

    )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

    有人荷畚。

    (荷,负也。

    畚,草器,若今�所量�者是也,齐人谓之锺。

    有人何,本又作“荷”胡可反,又音何。

    畚,音本。

    ) [疏]注“齐人谓之锺”解云:即昭三年左传云“齐旧四量:豆、区、釜、锺”是也。

     自闺而出者,(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

    从内朝出立于外朝,见出闺者,知外朝在闺外,内朝在闺内可知。

    ) [疏]注“宫中”至“之闺”解云:释宫文。

    孙氏曰“闱者,宫中相通小门也。

    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李氏曰:“皆门户大小之异”是也。

     赵盾曰:“彼何也?夫畚曷为出乎闺?”(彼何者,始怪何等物之辞,熟视知其为畚。

    乃言夫畚者贱器,何故乃出尊者之闺乎?)呼之不至,(怪而呼,欲问之。

    )曰:“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

    ”(顾君责已以视人,欲以见就为解也。

    古者士大夫通曰子。

    解,佳卖反,又如字。

    )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赫然,已支解之貌。

    )赵盾曰:“是何也?”曰:“膳宰也。

    (主宰割杀膳者,若今大官宰人。

    )熊蹯不熟,(蹯,掌。

    )公怒,以斗{敖手}而杀之,({敖手},犹{敫手}也。

    {敫手},谓旁击头项。

    {敖手},五羔反,又苦交反,犹{敫手}也。

    {敫手},口吊反,击也。

    )支解,将使我弃之。

    ”赵盾曰:“嘻!”趋而入。

    灵公望见赵盾,�而再拜。

    (�者,惊貌。

    礼,臣拜然后君答拜。

    灵公先拜者,畚出盾入,知其欲谏,欲以敬拒之,使不复言也。

    礼,天子为三公下阶,卿前席,大夫兴席,士式几。

    �,所革反,又诉路反。

    ) [疏]注“礼天”至“式几”解云:春秋说文。

    亦时王礼也。

     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

    (头至地曰稽首,头至手曰拜手。

    ) [疏]注“头至地”至“拜手”解云:出大祝文。

     趋而出。

    (本欲谏君,君以拜谢知已意,冀当觉寤,故出。

    )灵公心怍焉,(怍,惭貌。

    惭盾知已过。

    怍,在洛反。

    )欲杀之。

    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

    (某者,本有姓字,记传者失之。

    )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焉者,于也。

    是无人于闺门守视者也。

    )上其堂,则无人焉。

    (但言焉。

    绝语辞。

    堂不设守视人,故不言堂焉者,)俯而�其户,(俯,亻免头。

    户,室户。

    )方食鱼�食。

    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

    吾八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

    (易犹省也。

    �食,音孙。

    )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食,是子之俭也。

    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

    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

    ”(负君命也。

    )遂刎颈而死。

    (勇士自断头也。

    传极道此者,明约俭之卫。

    甚于重门击柝。

    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此之谓也。

    颈,居郢反。

    断,音短。

    重,直容反。

    柝,他洛反。

    ) [疏]注“传极”至“谓也”解云:易下系辞云“重门系柝,以待暴客”是也。

     灵公闻之,怒,滋欲杀之甚,(滋,犹益也。

    )众莫可使往者。

    于是伏甲于宫中,召赵盾而食之。

    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

    (礼,大夫骖乘有车右,有御者。

    。

    而食,音嗣,下同。

    祁,工支反。

    )仡然从乎赵盾而入,(仡然,壮勇貌。

    仡,鱼乙反。

    )放乎堂下而立。

    (嫌灵公复欲杀盾,故入以为意。

    礼器记曰:天子堂高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赵盾巳食,灵公谓盾曰:“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

    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授君剑,当拔而进其首,灵公因欲以推杀之。

    )赵盾起将进剑,祁弥明自下呼之曰:“盾!食饱则出,何故拔剑于君所?”赵盾知之,(由人曰知之,自已知曰觉焉。

    ) [疏]注“由人”至“觉焉”解云:由人曰知之,此文是也。

    自已知曰觉者,即昭三十一年传云“夏父曰:‘以来,人未足,而�于而馀。

    ’叔术觉焉,曰:‘嘻!此诚尔国也夫。

    ’起而致国于夏父”是也。

     躇阶而走。

    (躇,犹超遽不暇以次。

    躇,丑略反,与踱同,一本作“�”音同。

    剧不,其据反,本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