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班子也是顺的。
可中国官场的事,除了职务的任命之外,还有一个实力问题。
实力直接与权力挂钩,相反,与职务任命的关系,倒小得多。
因为王增方在当地没有权力根基,他作为市委书记,要同时平衡关泉和张盛恭,难度非常之大。
柳泉的班子如果不更进一步调整,王增方将陷入无休无止的权力拉锯之中。
而且,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他一定是班子中的少数派。
真的那样,他这个书记,就只是一个空架子了。
这恰恰是彭清源和丁应平的话意。
或许,这也正是赵德良的意思。
上午,赵德良之所以分别找他们谈话,正是在调兵布阵,要求他们在关键时刻,把这一问题抛出来。
这番话,不涉及任何个人,在座的每一位常委,全都是弄权高手,谁都意识到这是个大问题。
赵德良因此转向其他常委,问,大家有什么想法?
其他常委先后表态,话虽不同,意思是一致的,这个问题,省委确实需要充分考虑,最好是一次到位,免得留下后遗症。
这又是赵德良的政治智慧了,第二个议题,如此自然而然地派生出来,使得常委会不得不深入地讨论下去,甚至不能拖。
至于这一议题,是否能够有一个令赵德良满意的结果,都已经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王增方的市委书记提案,已经获得通过,他至少已经取得了百分之五十的胜利。
赵德良便转向马昭武,问道,昭武同志,你们组织部对这一点,有过考虑没有?
马昭武说,柳泉的事态发生得太突然,许多事都堆在了一起。
在这里,我要向省委检讨。
这些天,我们组织部差不多是在打乱仗,所有日常工作全部停下了,突击解决柳泉的问题。
至于刚才大家提到的柳泉市委书记确定之后,其他班子成员的配备问题,组织部的部长会议,确实还来不及讨论。
我们没有做好提前准备,在这件事情上面,没有当好省委的参谋,我要向省委郑重检讨。
陈运达说,叶万昌这个王八蛋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大家都有些手忙脚乱,也不是省委组织部一个部门,其他部门,大概也都一样。
现在也不是检讨的时候,先把问题解决,这才是最重要的。
马昭武说,刚才大家讨论市委书记人选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真的确定由王增方同志担任市委书记,班子成员,是不是应该作相应调整。
我临时有些想法,但不成熟,也没有机会和组织部其他同志商量。
陈运达便说,成不成熟都不要紧,说说你的意见吧。
马昭武说,虽说组织部没有考虑过具体方案,但有些工作,我们是做了的。
祝国华出事后,我们作过一些调查,尤其是针对叶万昌,我们是摸过底的。
从目前摸底的情况看,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叶万昌的事,有可能涉及关泉同志。
正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所以,我们为了以防万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