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尽是闻声色变,满心骇然。
包拯和公孙策等人刚抵达白府,就立刻逗弄起白团子,问他近来课业如何,是不是又顽皮了。
“团团很乖的,最近正在学《诗经》,包阿爷奖励团团,给团团喂饭饭好不好?”
白团子把脸贴在包拯脸旁,悄悄跟包拯比谁更白。
嗯,他果然白得不像话,不愧是姓白的。
席间,苏园见白团子窝在包拯怀里各种点菜,指使包拯喂他。
包拯自己一口都顾不上吃,甘之如饴地伺候白团团。
苏园有些看不下去了。
“过来。
”苏园唤他。
“不嘛!”白团子不愿意,抱着包拯的脖颈撒手。
白玉堂放下筷子,冷瞥一眼白团子,“没听见你娘叫你?”
白团子这才委屈巴巴地从包拯怀里跳下去,乖乖走到苏园和白玉堂跟前。
他垂着脑袋瓜儿,样子看起来委屈极了。
“你们可不准怪孩子啊,是我要喂他的。
”包拯忙道。
苏园只好把白团子抱起来,安排他坐在她和白玉堂中间。
夫妻俩一起给白团子夹菜,照顾他吃饭。
白团子很快就美滋滋地吃饱了,他满脸开心地告别了宴席上的长辈们,自己跑去玩儿了。
“其实这孩子在我怀里吃,也不耽搁什么。
”包拯惋惜地感慨一句。
“耽搁大了,您可是一口饭都没来得及吃。
”
公孙策怜悯地给包拯夹了一个牛肉丸。
“大人还没看出来?那小家伙其实是在故意指使你,就为了坐在他爹娘中间。
”
苏园如今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早就让白团子自己坐着,自己夹菜吃饭了。
今天因为包拯,才破例了。
包拯:“……”
“看来姜未必是老的辣,而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喽。
”公孙策唏嘘感慨。
包拯:“……”
为什么要说破!
晚间,送走了宾客之后。
苏园一边对着铜镜卸妆,一边对白玉堂感慨。
“这孩子心眼太多了,不知道像谁。
”
白玉堂帮苏园取下头上的白玉梨花簪,轻笑道:“大了就好了。
”
“大了就没心眼了吗?”苏园惊讶问。
白玉堂:“大了他就知道怎么隐藏得更好,我们就发现不了了,眼不见心不烦。
”
苏园:“……”
白玉堂散开了苏园如鸦羽一般的墨发,从后面抱住了她,在她脸蛋上亲了一口:“孩子只要心地善良,心怀正义就好,别的只能由他成长。
”
苏园勾着白玉堂的衣领,搂住了他的脖颈,半开玩笑道:“不然我们再生一个试试看?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
”
当当当!
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谁呀?”苏园在开口之前,其实已经料到是谁了。
“团团想和爹娘一起睡!”
门外传来白团子奶声奶气的话语。
“进来吧。
”
白团子便抱着自己的枕头,乖乖跑了进来。
他马上脱了鞋,上了床,赶紧把床上两个紧密放在一起的枕头分开,将自己的小枕头挤进中间,然后就老老实实地在中间躺好,一点都不闹。
白团子这样乖巧表现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还能继续有机会这样睡觉。
按照娘亲的话说,这叫可持续发展。
白玉堂见状,凑到苏园的耳边悄声道:“要不还是算了吧?再生一个估计也差不多,我可不想被两个孩子抢床。
”
好不容易快把这个熬长大了,再来一个小的,那日子就没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