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诡异的母子俩

首页
子的丑。

     恩已报,不欠了。

     …… 次日一早,苏园将新鲜熬好的山药红枣粥送到了包拯那里。

     包拯节俭寡欲,不喜奢侈。

    他吃饭素来只求简单饱腹即可,早饭惯例会是一碗粥一个炊饼,或是汤饼、馄饨之类的主食,就着两样清爽的小菜,比如今天的就是拌芥菜、酱黄芽菜。

     落座时,包拯并未觉得今日早饭与往日有何不同。

    他先咬了一口炊饼,再喝粥时,脸色渐渐有了变化。

    不过不那么明显就是了,毕竟他脸黑。

     包拯继续喝了第二口粥,这一口品味的时间比第一口要长,再然后是毫不犹豫地第三口、四口、五口…… 等一碗粥见底了,炊饼还是维持之前只咬了一口的状态,桌上的两样小菜一点都没有动。

     这粥的味道怎么跟往日不太相同?从前的粥枣香味儿只停留在汤里,而这一碗却汤米齐香,每一粒米都好似被裹了枣浆似得,软糯香郁,其中被切成碎方丁的山药则吃起来甘甜清脆。

    简简单单的一匙粥,竟有着丰满而醇厚的口感,一下子就叫醒了人早上沉睡的食欲。

     这么一碗山药红枣粥,竟让他吃得有些欲罢不能了,说出去只怕别人都不会信。

     包拯放下碗后,才注意到苏园,因而想到了公孙策。

    先生这是在用事实告诉他,非他公孙策吃人家的嘴短,而是苏园善烹过人,美味难挡。

     “你如何学成的这手艺?”包拯问苏园。

     苏园边收拾碗筷边笑答:“这算什么手艺呀,不过就是做碗粥而已。

    还是包大人、公孙先生还有展大哥这样的人厉害,为民伸冤,惩恶扬善,我万之一二都不及。

    ” 包拯听她有此言,便知她有好学上进的心思,“你也可以,这不是拜公孙先生为师了?” “嗯,我会努力的。

    ”苏园立刻高兴地跟包拯打保证道。

     包拯也高兴笑了,欣慰于这孩子年岁虽小,却有冥冥之志。

    但等苏园走了之后,包拯才恍然想起来他的问题苏园还没回答。

    到底她善烹的能耐如何学成?只靠许厨娘怕是不成事,许厨娘那手艺跟她的比,差别过大。

     这孩子自小在开封府长大,所有人都很清楚她的根底。

    思来想去,大概也就只有一种解释了,天赋高,又悟性极好,便无师自通。

    这种情况虽稀奇,却也不是没有。

    比如神童的存在,人家六岁孩童尚在含泪背诵三字经,神童已然熟读四书五经,能吟诗作赋了。

     苏园知道跟聪明人说话不用太费口舌,有些问题她不答反而少露破绽,由着他们那些聪明人自己想通自寻答案便是。

     苏园端着碗筷回到厨房的时候,看见许婆子立刻放下了手里的活计,直直地朝她走过来。

     苏园把碗筷放进盆里,打算清洗。

     “我有话跟你说。

    ” “等我干完了就找大娘。

    ”苏园舀了一瓢水倒进盆里。

     许婆子忙拉住苏园,把她手里的瓢放下,硬拉着她去房后说话。

     “我照顾你这么多年,理应当得你的长辈。

    张屠户家顶好,他们答应我了等你嫁过去,绝不会让你吃苦干重活,还保你一辈子顿顿都有肉给吃。

    ” 许婆子说罢,看看左右,才从怀里掏出一张单子,递给苏园。

     “这么好的亲事再耽搁可就没了,我便做主替你应下了张屠户家的亲事。

    这是聘礼单子,你看看。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