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8章 完结章中上

首页
“这歪理是谁跟你念叨的!” “你管谁跟我念叨!孙女婿还不是好意,你爱死死吧!”一甩手,老夫人也走了,她儿女双全,孙辈都十几个,也不肯受老头子的气。

     何总督到底心系黎民,没再死了。

    但他也不去给三殿下行礼问安,三殿下要征粮的事,他知道拦不住,索性只当不知道,半点忙都不肯帮。

     穆安之也不用他,江珣把小舅子找了来,小舅子对长安城熟的很。

    待征足粮草,果然如穆安之先时所言,并不在长安城久待,立刻率兵前往河南。

     洛阳府。

     洛阳王二皇子觉着简直活不了了,听说老三带着大军杀往帝都来了,他这洛阳城,是老三到帝都的必经之路,这可怎么办哪? 二皇子跟长史商量,“要不,我回帝都问父皇拿个主意?” 长史很想吐血,不得不提醒他,“殿下,无谕私离封地,死罪。

    ” “那可怎么着哪,我的天哪,听说老三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现在已是六亲不认了!”二皇子来回转圈,最后以掌击拳,“虽说藩镇不得擅自离藩,可等万难之时,还是回帝都拿个主意。

    ” 长史官们劝不动二皇子,只得央二皇子妃好生劝解宽慰二殿下,这时候回帝都,算怎么回事呢?打不过可开门纳降,不想降,宁可与城俱存亡,也不失为藩镇骨气,这急惶惶的跑回帝都避难,叫人怎么说呀。

     二皇子妃也被二皇子的馊主意气个好歹,怒道,“从未听闻强盗要来东家提前出逃的道理,就是三殿下拿着刀来砍了我的脑袋,我也不走!要走你走好了!” 二皇子大概是给流言吓破了胆,他,他真的走了。

     所以,当穆安之策马站在洛阳城外时,洛阳等一应官员只得向二皇子妃请示。

    这些天来,城中百姓也是人心惶惶,二皇子出逃的消息,瞒得过旁人,瞒不住河南巡抚,二皇子妃如实说了。

    这位巡抚姓谢,谢巡抚的主意,断不敢将此事泄露出去,为安抚洛阳百姓,二皇子妃还时不时带着闺女出行,或是在府中摆个茶宴花宴的,见二皇了妃如今悠闲,官员士绅们揣度着,大概是无碍了,如今能心下稍安。

     如今穆安之人马已到,信使也派进城内,信使不是旁人,正是裴如玉。

    这是穆安之的意思,裴如玉自幼与他一道在宫中,与二哥也是熟的,熟人见面好说话,纵穆裴二人神机妙算,也是人算不如天算了。

     谢巡抚只能跟二皇子妃商量对策,谢巡抚道,“裴如玉难缠的很,刚一直说要见咱们王爷。

    我只能安抚他一时,拖得久了,怕他要起疑。

    ” 二皇子妃说,“他无非是想借旧时交情说服那狗东西开门纳降罢了。

    ”自从二皇子一人跑路,二皇子妃与他的情分算是彻底断了,从此便以“狗东西”呼之。

    谢巡抚每每听到,心下深觉骂的好! “依娘娘看,眼下咱们要如何应对?” 清晨的阳光自敞开的窗格涌入,空气中带着柔和的花香,二皇子妃平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难题,她虽早有思量,可真正事到临头,仍是犹豫了。

    她的决断,影响的不只是她今后余生,还有洛阳城几十万官民百姓。

     二皇子妃踱着步子,良久,目光落在窗外绽放的蔷薇花上。

    她不是文死谏武死战的忠臣良将,她也没什么国之大义,她心中最私密的一点希望就是女儿能平安顺遂的长大,再大的愿意就是希望世间太平,百姓安居。

     “谢大人,你先下去。

    你是个好官,这些日子,殚精竭虑安抚百姓,都是你在尽心。

    你是外臣,王爷既不在,城中事便由我做主,一切与你无关。

    ”二皇子妃不苟言笑的在自己与谢巡抚之间划出一道沟壑。

     谢巡抚却是心头一震,明白二皇子妃是自己要将这责任担起来。

    三皇子铁蹄临城,不开城门,便是等着战事,可说到底,穆安之是姓穆的,也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定要死战到底的身份。

    开城门,以后难逃骂名。

     谢巡抚心中感激,却是不能答应,他道,“娘娘,下官也是一地巡府,按理,藩王无涉军政。

    怎能在这个时候独将这千斤重担让娘娘来挑,下官与娘娘同进退。

    ” 藩王其实很苦逼,像穆安之这种掌军政的还好,如二皇子这种,军政都不归他管,可一旦临敌,他还得出面凑人头,也够悲催的。

     但,二皇子妃这样的担当,却令谢巡抚由衷敬佩。

     眼下也不必在这上头客套,二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