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娘家

首页
个小人精了,上去抱着高氏的腿就撒娇:“大嬷我要也去,我想亲家婆了,姐姐都能去,我也要去”。

     江春:…… 高氏微尴尬,一看妯娌在旁,一副“两耳不闻姑娘哭闹事”的样子,只得道:“好好好,夏儿也去亲家婆家。

     杨氏方一副拿她无可奈何的样子道:“个丫头就是喜欢你大嬷,娘老子白养你了,就爱撵你大嬷的路……那可快去快回哦,不准在你亲家婆家吃饭啊”。

     于是,原定的高氏回娘家,变成了带着姑娘和侄姑娘仨人走亲戚了。

     出了村,沿着连绵的山群脚下,有一条两米来宽的大路,顺着大路翻过山群,与高氏娘家所在的苏家塘,就只一江之隔了。

    平素过江虽没桥,但河中有四五十公分高的石头桩,露出~水面一节,踩着石头过河倒也方便。

     连月来因雨季涨水,河水早已没过了垫路的石头桩,只能绕路过河,往前走二三里路有桥过河,倒也不错。

     只江夏是个不清楚缘由的,可怜五岁的小不点儿,从王家箐出来走了个把时辰的路,早就人困马乏,外加还记着以前来亲家婆家都往这过,闹着大嬷还要从河里过,就是怎也不肯再往前走。

     看着那少说七八十公分深的河水,再看江夏那小个子,水能淹到她鼻子。

     江春对她好说歹说,也劝不走。

     问题是,高氏被她一闹,也妥协了,居然真的打算从这河水里淌过,不过是要背她们姐俩过河…… 江春:……怎么会有这么圣母到自身安全都不顾的亲妈啊! “阿嬷,这河水太深了,待会儿我婆婆看到你裤脚湿~了,又要不开心,耽搁说正事儿就不好了”。

    江春可没瞎说,在记忆里,外婆苏氏确实积威甚重,管着家里钱财不说,儿女个个看她眼色行~事。

     果然,一搬出外婆这座大山,高氏果断决定绕路过桥了。

     如果不是三十岁的灵魂,江春真的要对江夏翻白眼儿了,好个丫头片子,不让来偏爱撵路,来了幺蛾子又多。

    一路上高氏对她又背又抱了那么久,要说人困马乏,那姐姐我才是啊! 好在过了桥就离村不远了。

    苏家塘是远近闻名的好在(安逸,巴适),因紧邻金沙江,境内鱼塘星罗密布,水资源丰富,水稻产量高,围了塘还能栽点儿甘蔗、莲藕等经济作物,平时养养鱼,喂喂鸭,与江南鱼米之乡也不差了,故而得此名。

     自古此地的儿女婚嫁都是不愁的。

    只除了十年前,金沙江上游发了洪水,苏家塘大部分良田、鱼塘、甘蔗地一夕之间被毁。

    恰又遇上该死的地龙翻身,村后山坡泥石流随山洪喷流而下,好好一个三四千人的大村落,数月里哀鸿遍野。

     此时江家大郎上门提亲,也没使出什么聘礼银子,就娶到了高氏,若是再早个半年,或是晚上个四五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一进村,江春就明显感受到苏家塘的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