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故人

首页
楼上靠里的,清净些。

    小二满口应承了,带他往柜台来登记,柜上已有两、三人侯着,小二见了其中一人,上前招呼道:“何捕头,今日也来了,怎没看见你?”  “方才到的,看你往楼上去了,没出声打扰。

    ”何长顺笑道:“来给我爹沽两壶你们这儿的好青梅酒。

    ”  “何主簿啊,有些日子没见他了,也不说来咱家坐坐。

    不知主簿最近在忙什么活计?” “近日倒不是很忙,本说今天过来坐的,偏生又有个事儿,同县令商量去了。

    ”何长顺让再包一包山椒泡的花生米儿,将那炸得金黄酥脆的两寸长小鱼儿也包上,充做下酒菜带回去。

    吩咐完柜上,他回头对小二道:“回龙巷的朱夫子关闭私塾也有段时日了,城中读书的只能到城南程夫子那里,十分拥挤不说,程夫子也深觉人太多,应付不过来,几次同我爹说,还是请再觅一位夫子,两边都开着方是长久之道。

    ”“是这个理儿。

    ”小二点点头,“今日主簿就是忙这事不成?新夫子有眉目了?” “嗯,人选有一个。

    私塾虽非大事,却关系一方诗书传承,还是要请个有真才实学的才好,因此我爹同县令商量,请这人过去一谈,略作考察。

    ”  “好事,好事。

    ”小二笑道:“还望这夫子通过主簿考察,早日把学堂开起来才好。

    ”何长顺也点头笑道:“我亦做如此想法,只是……” “只是什么哩?”小二追问,何长顺正要说话,忽一抬眼看到他身边的秦鉴,有些歉意地摇头道:“还是莫谈了,这位客官等着登记住店呢。

    ” “无妨。

    ”秦鉴微微一笑,开口道:“方才听这位捕头兄弟说话,感觉受益良多。

    我从西北来,途径此地,打算歇息休整几日再走,未料到贵县还有这般细心尽责的主簿,想出了考察夫子的做法。

    我家乡那边也有几所私塾,只是水平参差不齐,若这法子可行,回去也同他们商量下,请县令组织对教学先生来个考核,也是对后辈读书郎们尽责。

    ”他生得斯文,一身整洁的白衣,言谈亲和有礼,声如琴弦彻彻,有珠玉纷呈之感,听在人耳里只觉如沐春风。

    不说小二早已心折,即便何长顺身为捕头,听他这番话,也不由生出许多好感,不再有顾虑,继续说道:“这位夫子姓马,原是蜜县人,近期才来桂川县落脚。

    唯一的问题嘛,就是他身为外县人,尚未在本地赁到房屋,若要开私塾,开在哪里,还是个问题呢。

    ” “这并非什么难题。

    ”忽然间,楼上传来人声,伴随着轻快脚步,一人顺阶梯下来,朝几人笑着行了个礼,说道:“若马夫子真有才学,咱们酒家在后边街上还有几间空屋,暂时也用不着,倒不如便宜赁给夫子教书育人,也算给县城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好事。

    ” “这……”何长顺一愣,眼前这人约莫三旬年纪,生得面如冠玉,身姿英挺,头上束得整整齐齐,身穿青绿衫袍,飘然有谪仙之态。

    这般品貌气度,出现在人来人往的酒家当中,竟有些突兀了。

    见此人十分面生,却来接自己话头,何长顺不由错愕,问道:“敢问阁下是?” “柳东家!”小二迎上前去,笑问道:“这是要出门?”说完回过头来,主动替几人介绍。

    “这便是咱们新来的柳东家,东家,这是县里的何捕头,这位秦公子是住店的客。

    ” “见过两位。

    ”柳望之与二人见了礼,笑道:“方才唐突了,两位莫怪。

    我正要出门接咱家厨娘过来,听你们言谈,这兴办私塾乃是传承诗礼、教化后人的大好事,因此忍不住出声打扰。

    ” 原来这就是京城来的柳东家,看起来倒是个爽朗人物,不像奸猾猥琐之人。

    何长顺心头暗暗品度他言行,虽未完全放心,但此刻也不便多留,遂闲话两句,拿了酒菜,朝他告别道:“无妨,既柳东家有此美意,我这就回去看马夫子那边情形如何,若使得,还要再来叨扰东家,细谈那房舍之事。

    ” “好说好说,捕头慢走。

    ”柳望之满面笑容,送他出门,望着他远远去了,才返回柜上,与秦鉴对望一阵,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秦鉴也看着他,不置一词。

    片刻后,柜上人打破沉默,说秦公子的房已好了,在二楼靠内的清净号儿内,说罢要送他上楼,柳望之摆手道:“不必,刚好想起有东西落在房内,也要回去拿,我送秦公子上去就行。

    ” “甚好。

    ”秦鉴微微一笑,“柳东家这般人物,不说生平仅见,至少也是数年未曾得见了,今日能得您一送,不胜荣幸。

    ” “谬赞,谬赞。

    ”柳望之微微摇头,面上露出一丝尴尬的苦笑,低声道:“我只是个为避祸而来的废人罢了,秦公子莫要拿我打趣才好。

    ”说完,先两步上了楼梯,秦鉴亦随他上去。

     来到楼上,柳望之为他开了房门,将人让进去,就想告辞,秦鉴叫住他,问道:“柳东家,你为何来桂川县?” “……你来得,我便来不得么?”柳望之口气中有些无奈,叹道:“桂川县未禁止吾等进入,我来此仅为避祸而已。

    ” “避祸?”秦鉴有些好奇,他这三十年游历神州,走遍大江南北,一来为寻龙蒴,二来也是细品人世诸般风景,回忆近两年所见,未见有厉害祸事发生,也未察觉即将发生什么祸事,此刻听柳望之所言,不由奇道:“听闻柳东家是京城过来的,天子脚下,龙庭御座所在,也会有什么祸事不成?” 柳望之脸上露出为难神色,沉默片刻,犹豫道:“此刻还说不好,但是……鄙人小有些卜卦之能,算得今后京中将有一场大祸,具体所指尚不明晰。

    此祸虽不至延烧到你我这些闲散异物身上,但……”他顿了顿,又想了片刻,慢慢说道:“近日省城盗匪之事,想必秦兄是知道的吧?” 盗匪? 秦鉴游历江湖,居无定所,先前来桂川时途径省城,对此事倒也有耳闻,却并不很清楚,毕竟是官府的营生。

    他不动声色,待柳望之继续说。

    柳望之又道:“不仅这里,其他州也有,就在我过来前,京里亦有盗匪活动,劫杀了两户人家呢。

    ” “……江湖盗匪而已,能起多大风浪?”秦鉴不解。

     “总有不安之感。

    ”柳望之摇摇头,叹了口气,看向秦鉴,眼底露出悲悯之色,似乎正在看一件粗鄙丑陋,即将被砸碎的陶罐。

    “秦兄,你不懂……京里头藏龙卧虎,龙庭内何等样异人都有,我这样的,连地上泥土都算不得。

    ”他声音渐低,语气苍凉,透出深深无奈与空洞,似小小一粒沙尘,面对着无边的漆黑汪洋。

    秦鉴心中一凛,他的本相乃蒴山异兽,名为迅犼,其能在声,善以言谈动人心,亦善听人语。

    此刻闻柳望之所言,为他话中莫名的绝望意味所动,不由肃然,背上漫过阵阵不明冷意。

    柳望之摇摇头,继续道:“我估摸着祸事将至,这不已有苗头了?盗匪一路上了京,所求的必不是财,而是其他更……另外,道听途说,闻得此事已报告了宫里,若惊动那人……满京的异人异物,怕是都要……我不过臭蛇一条,拿什么与人较劲,不若离了是非圈,寻个清静所在,安心过日子罢了。

    ” 这番话说得颠三倒四,含混不清,听在秦鉴耳中却是惊心动魄,敏锐捕捉到他话中隐去的部分,追问道:“你说怕惊动了那人,谁?” 柳望之身子一颤,支吾不语,想了半天,方憋出一句:“你不认得,我也不认得,只传闻这人曾在宫内行走……” “是谁?”秦鉴声音渐沉,如春风微展,凝渊始流,轻轻两字细如鸿毛,一离了唇边,却势如雷霆,直刺对面人心底,迫得他不得不张口道:“……陈大人。

    ” 觉察自己出了声,柳望之苦笑,摇头道:“秦兄忒心急了,何须使这般法子逼我,对这人,我当真一无所知,仅有些一鳞半爪、难辨真伪的传言罢了。

    ” 秦鉴也深觉自己莽撞,朝他施礼道:“得罪,只因我可停留在此地的时间不多,又答应别人要替他关照此事,不料背后竟牵连这般深,情急之下冒犯了。

    若柳东家若要责怪,怪我便罢。

    ” “不怪,不怪。

    ”柳望之叹道:“无甚可怪的,我本就来得蹊跷,又不曾拜会本地前辈,被人找上门来也是意料之中。

    秦兄所言之人,怕是午间曾来此小坐的那位吧?他内外气势,委实强过我太多,想不感知到都不行。

    ” “是,龙君他并无恶意,只是……”秦鉴颇感惭愧,正要道歉,忽听楼下一阵骚动,有个娇纵的女子声气十分突出。

    柳望之亦听见了,朝他拱手道:“看起来堂子里有些事,秦兄,容我先去看一眼。

    ”说罢便朝楼下走去。

     目送他身影匆匆消失在门口,听下面嘈杂声越发大起来,秦鉴略一沉吟,也往楼下走去。

    拐过楼梯,他站在转角处朝下望,还未到晚饭时刻,厅里只得两三桌客人,此刻都不吃饭,只看着柜台那方,柜台前围着几个花红柳女的女人,当中一个满头珠翠,身着葱绿衣衫,下配着桃红的裙子,十分娇艳。

    这女子正朝掌柜说话,周围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仆妇簇拥着,看来都是跟随的人。

     秦鉴细听去,闻这姑娘声音不小,语气中颇见娇纵,嗔道:“怎的还没来?!” 掌柜额头见汗,似乎已有些招架不住,结结巴巴地说道:“唉,倾枝小姐……这个,东家原本说今天将萧府厨娘接过来的,可是有些事耽搁了,此刻还没出门呢,因此……” “还没来,那我要的东西怎么办?”倾枝嚷起来,“哎,大哥本说三日后启程回省城,不知怎的,偏生又改作明日就走,我喜欢辛厨娘做的五花绞丝糕,要定两盒带回去,这下哪有时间做呢?”说到此处,她似乎十分气恼,在地上狠狠跺脚,犹觉不解气,忽看见柜上砚台,一把抓过来,也不辨方向,一抬手就狠狠扔出去。

    掌柜和小二面色大变,生恐砸到客人,却皆来不及阻止,只眼睁睁看那黑漆一团飞到了半空。

     此刻,柳望之正好下楼走到近前,尚未开口,见砚台飞过,忙闪身而上,伸手将东西紧紧抓住,身上却被泼了半幅墨水,皱了皱眉头。

    掌柜与小二终于放下心来,迎上前要替他擦洗,柳望之说声不必,朝倾枝道:“这位姑娘,您看得起咱家辛厨娘的手艺,鄙人不胜荣幸,但她人未过来,今日怕是无法为您做糕饼了。

    ”说罢,砚台放回原处,暗暗摇了摇头。

     倾枝十分不爽快,皱眉道:“那我要的东西怎么办?明日就回省城了!”这话她方才已翻来覆去说了许多遍,掌柜在旁听得烦心,忍不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