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忆中的城市——不是后记的后记_

首页
亮画画,然后等到三四点的时候阿亮去睡觉,我接着做。

    就这样我一天一天地看着天空从黑色变成蓝色再变成白色,我觉得自己如同一个时光的见证。

     也许很多年之后,我会满心感慨地回忆这段忙碌的时光。

     阿亮说,也许等到这个工作结束了,我们会觉得无所事事的。

     我说也许吧,然后回到正常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说的正常的生活是不是就是一个人孤单的日子,因为阿亮转到动画班去了,我知道那是她一直以来的理想。

    我们终于还是分开了。

     阿亮问我以后会不会彼此孤单像陌生人一样,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在低头的一瞬间想起了很久以前,在我文理分科的时候,小蓓和我往两个不同的方向。

    小蓓问我,两个很好的人如果不在一起了会彼此遗忘吗? 我记得当时我说会的。

    小蓓继续说,见面连招呼都不打吗? 我说会的,然后我第一次发现小蓓的眼睛很亮很好看。

     那是在我十七岁的时候。

    而现在,我已经站在十九岁的尾巴上了。

     15 在写《幻城》写到最后的时候,我已经很疲惫很疲惫了。

    而且周围的人际关系出现让我无法控制的危机。

    我的脾气变得乖戾,易怒,而且总是莫名的忧伤,我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生气,如同我十七岁时曾经出现过的莫名的三月忧伤。

    在那些惶恐不安的日子里,我身边的那些人说我的脾气怎么会这么坏。

     当时是阿亮转述给我听的,我听了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是这样的人。

    因为我想到我的以前,是那么平和而对人容忍。

    我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一切,我只知道当时我很难过。

     那个时候是在学校的D楼里面,阿亮仍然在处理图片,我在旁边告诉她要求。

     我很难过地发短信问微微,我说我是个让人很无法容忍的人吗? 微微回了我很多条短信,她说,“其实每次你难过的时候,我都在你身边,你在哪里,我给你电话。

    ”“你不要这个样子,我都觉得我什么都不能为你做,我一直以为我一个人的温暖就够了。

    ”“我以前告诉过你,所有的人都离开了你,可是我不会的。

    其实对我而言,有你这样的朋友是最大的快乐。

    ”“每次我看到羽毛球场上的人,我都会想起你的笑容。

    ” 我盯着手机屏,眼泪流下来。

     16 没完没了的后记,我多年前曾经在某本书的后面看到过这个题目。

    而现在,我觉得自己竟然是在履行这个题目。

     我记得以前的后记我都写到5000字,而现在,我点了点WORD上的“字数统计”然后发现这篇后记已经超过8000字了。

     如同我的题目一样,这是篇不是后记的后记。

    我只是在回忆,回忆那些曾经在我的生命里面容鲜活并且将一直鲜活下去的人,那些带给我温暖的人。

     小A的信里说,有你这样的朋友,是我最大的幸福,即使我去了那么远的地方,我都依然觉得温暖。

    我可以想象小A在日本的街道上神采飞扬的样子,白衣如雪的样子站在树阴的下面,抬头的时候笑容甜美如幼童。

    我可以在任何时间回想起他曾经陪伴在我身边的日子,为我打开水,为我买胃药,记得我喜欢的电影海报,如同押犯人一样押我吃饭。

     一抬头就可以看到他的笑容。

     17 我想我应该结束了,在这个冬天已经来临的时候。

    气温一直下降,我在期望着上海可以下雪,可是我的室友却告诉我上海好几年没有下雪了。

     在我写《幻城》最后几章的时候,上大已经结束了第一学期,而现在,在我写这篇后记的时候,我的新学期已经开始了。

    上大的短学期制让我一时间觉得时光竟然是这么的迅捷和不可挽回。

    上大又是一个空旷无人的校园变成了滚滚人潮涌动的地方。

     窗外的阳光很温暖,我想我可以结束这篇后记了。

     一直以来我都是写散文的,在写了这么长的一部小说之后,我真的想写写自己的生活,就想一起我写那些忧伤的散文一样,我在停止了写散文这么长的时间后突然写起来,竟然依然得心应手,我不由得感觉快乐而充实。

    所以我难免变得喋喋不休。

    也许散文才是我最喜欢的东西,而小说,只是一个偶然。

    不过,无论如何,《幻城》是一部在我的写作生活太特别的一部作品,我深深的知道我在它的身上消耗的光阴和精力。

     感谢所有给我支持的人,感谢所有喜欢《幻城》的人,因为有你们的鼓励,我才可以这么持续地写下去。

     也许《幻城》会成为一种纪念吧,纪念我即将消失的青春,因为它是我最华丽的梦境,有我最纯净而流畅的幻想,那是我的,也是我们所有人在年轻时候的梦境,是我们很小的时候曾经有过的王子公主的梦境。

     18 给所有有着美丽希望而又忧伤的孩子。

    给所有19岁之前的孩子。

     时光的洪流中,我们总会长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