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使中国小说几十年如一日地平庸,赖在地上打滚,少有飞翔的快意与美感。
在如此情景中读《幻城》,自然是一种喜悦与安慰。
《幻城》来自于幻想。
而这种幻想是轻灵的,浪漫的,狂放不羁的,是那种被我称之为"大幻想"的幻想。
它的场景与故事不在地上,而是在天上。
作品的构思,更像是一种天马行空的遨游。
天穹苍茫,思维的精灵在无极世界游走,所到之处,风光无限。
由作者率领,我们之所见,绝非人间之所见。
一切物象,一切场景,都是大地以外的,是烟里的,是雾里的,是梦里的。
这种幻想,只能来自一颗没有遮挡、没有范式、没有犹疑的自由心灵。
这颗心灵还在晶莹通亮的童话状态。
一部《幻城》让我们看到了幻想的美妙价值:空空如也,但幻想之光辐照于此,眼见着空白里出来了物象与生命,佛光点化之处,尽是大地上无法生存的奇花异草与各种各样的魅力无穷的生灵。
经验以外的时空,竟然被文字牢牢地固定在了我们的眼前。
而我们宁可信其有却不信其无。
于是我们发达了,富有了。
我们不仅拥有一个驳杂纷呈的现实的世界,我们还拥有一个用心灵创造出来的五光十色的天上世界。
《幻城》是神秘的。
这种神秘也许并非是作者刻意追求的结果。
但这种神秘却一直在吸引我们穿过文字的密林而向前。
总有一个什么东西在混沌中撩逗着我们,使我们无法停止目光的追寻。
小说营造的这种氛围,使我们有点晕晕糊糊,觉得自己离开了地面,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这个世界,风烟滚滚,扑朔迷离,时隐时现,似有似无,其风光犹如是倒映在水中的物象,依稀可见。
我们似乎感觉到了黑暗中的宇宙的呼吸,但我们无法弄清楚这种呼吸究竟来自何方。
天上城池,虚幻莫测。
我们举首眺望,心中既有渺小感却又有崇高感。
直到最终,我们也没有看清这个世界,神秘依在。
作者年龄虽小,但叙述口气却颇为宏大,也算得上是一种大叙事了。
因不是写世俗社会的蝇营狗苟,不是写风尘世界的芸芸众生,而是写梦幻城池,写神圣之战,写王,写大阴谋,写王朝更替,写冰清玉洁之境界,其笔调自然不能用写小桥流水、油米酱醋、贱民小人、蝇头小利的笔调。
小小年纪,居然用了莎士比亚式的大腔圣调,并且还显出一副举重若轻的派头。
在语言王国,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