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还有一家的烤鸭极为好吃,下次可愿意与在下一同前去?”
春意缠绵在发丝之间。
刘襄对上郑元昭认真又温柔的神情,她笑着点了头,她愿意一起去。
郑元昭也不禁露出笑容来,他明白,刘襄说的这个愿意,是她愿意与他再深入了解一番,他也就是有了与她谈婚论嫁的机会。
和郑元昭在一起的每一刻,刘襄都是欢喜的,她不会去想起过去自己放下的每一段感情,也不会去担忧下一处的行程,郑元昭都将一切都料理得极好。
可他也是愚钝的,官场上的打点和下人的赏钱,还有家宅治理都是一团糟糕,就连郑家交给他在东都的生意,都萧条不已。
这时候刘襄才明白,原来他也并非是那样缜密的人,他的一切心思,都给花在了她的身上啊。
后来刘襄实在是看不惯他这种作风,就帮着他算了郑家的账,一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好家伙,他家的生意都快要关门了!
告诉他时,他还有些惊讶,“先前不是还好好的?”
刘襄又想打他又想笑,他那样聪明的人,却是在银钱一事上不大聪明了,听刘襄把前因后果都说了,郑元昭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道了句:“刘姑娘好生厉害,我都不懂的。
”
刘襄扬起头,伸手在他的脑袋上揉了下,像是哄小孩儿一样说:“你也不必懊恼,日后我帮你处理这些银钱上的事情就好了。
”
郑元昭身子一僵,唇瓣嗫嚅,犹豫了好半天,才问她:“姑娘的意思是……愿意嫁我为妻么?”
刘襄吓得缩回手去。
她含糊着,将这件事情糊弄了过去。
她也才反应过来,要替他执掌中馈,不就是要嫁给他的意思吗?刘襄也不禁去想,她喜欢郑元昭吗,愿意嫁给他吗?
为了此事,刘襄苦恼了许久,直至七夕那日,东都街头灯火如昼。
郑元昭没有约她一同过节,宋青婵魏菱她们都自有归宿,唯独是她,还不知自己究竟要做些什么。
她忽的就想起了曾经与郑元昭一同去吃过的烤鸭,滋味极好,位置好像是在东市。
刘襄和郑元昭已经去过了许多次,可她没有一次将路记下来的,好似就觉得,这一切,郑元昭都会安置得清楚明白。
等她到了东市时,才发觉,自己压根儿就不记得烤鸭在哪儿,那家店叫做什么。
再看四周热热闹闹,所有人成双入对,成群结队,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寻不到去路,却又不想回头。
委屈难过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眼睛也涩得厉害,就连郑元昭,也不想理她了。
“哎,你们看,那是烟花是不是?”
轰的一声,璀璨的烟花从东都天际绽放开来。
人人都驻足下来,仰头看去,刘襄也抬头看去,那朵朵烟花,将整个东都城的天空都照亮了开来。
随后,无数盏的孔明灯从某个位置纷纷飞起,美不胜收。
也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声:“这些孔明灯是给刘襄放的!谁是刘襄啊?!”众人都朝着孔明灯上看去,辨别着上面的字迹,刘襄也确实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她心中有所波动,朝着孔明灯最多的地方穿过人群走去,可是人太多了啊,她走啊走啊,都没等过得去,就在她懊恼之时,一双手从人群中越过来,紧紧将她攥在手心里。
刘襄抬头看去,见郑元昭满头是汗,清秀儒雅的形象也不复存在。
他就站在人群里,朝着她笑起来,一双温润的眼里,全然是她。
他一把将刘襄拉到了自己的身边,说:“刘姑娘,等了你许久,都没有等到你啊,我给你点的烤鸭都凉了,灯也放完了,烟花也燃过了,唯独是不见你。
”
果真,果真刚刚的那一切,都是他。
刘襄一阵感动,硬是憋着眼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