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篇 跃马中原 第一章 成长的历程 第二节 萌芽(二)

首页
凯旋广场是整个帝都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广场上的凯旋门是帝国的标志建筑,许多重要政府机和建筑都座落在这附近。

    凯旋门旁边军旗猎猎飘扬,几顶军用帐篷搭在旁边。

     帝国法律规定,凡年满十六周岁不到四十五周岁的男子均可加入军队,但一经加入,未经军部批准,不得退出军队,否则以逃兵论处。

    由于帝国人口众多,兵源充足,故采取募兵制。

    许多中下层人民也把加入军伍做为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手段,虽然机会不多。

    因为帝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国家将人民分为几等,第一等为皇族,是指皇帝的直系亲属和近亲。

    第二等为士族,也就是上层贵族,是指因军功或政绩被皇帝封有爵位,或者继承上一辈的封号而拥有爵位的帝国功臣及其后代。

     帝国法律规定,被册封的贵族,只能由其下一代中一人继承,而且如果没有其它军功政绩则不能延及第三代。

    这样,就限制了帝国内拥有爵位封号的贵族不会太多,但帝国法律也规定,被册封的贵族的后代,在帝国范围内从政、从军等各方面均可获得优先考虑。

    这一类人就是士族。

    第三等为庶族,是指各级政府普通官员,商人、地主、作坊主等各类人中做出突出贡献者获地方政府批准后报帝国中央备档,以及其后代,即为庶族。

    第四类为自由民,是指普通的从事各行各业的老百姓。

    第三、四等通称平民。

     还有一类人虽未被帝国法律承认,但却广泛存在帝国每个角落,那就是奴隶,这一类人数量也不小,生活在帝国最底层。

    这些人许多来自战俘,或者是罪犯,或者因债务沦为奴隶,以及他们的后代。

    帝国法律规定,奴隶要想成为自由民,必须由主人出具奴隶原始身份证明,要求予以解除,并向当地地方政府交纳一定的身份建档费用,由地方政府确认解除奴隶身份,方可生效。

    帝国皇帝可直接解除奴隶身份。

     由于帝国将人民分为几等,而士族在从军、从政上都可获得优先考虑,所以第三、第四两等人要想出人头地,往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

    许多庶族和自由民出身的官员,即使再有才华,功劳再大,但由于出身限制,往往还不如那些平庸甚至腐化的但出身士族的官员,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被埋没于下层。

    这甚至是帝国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李无锋甚至觉得这比外敌入侵的威胁更大。

     帝国有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弊端,也向历代帝国皇帝反映过这个问题,但由于这涉及士族利益,每当一提出这个问题,就会遭到帝国上层贵族的强烈反对,因为帝国高官显贵绝大部分出自士族,所以这类提议全都无疾而终。

    无锋想起自己曾与师傅讨论过一个话题,成大事者,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既不是武技盖人,也不是德高望重,也不是谋略无双,而是要具备选贤任能,知人善用的能力,要具备海纳百川、气吞万里的心胸。

    而帝国这种制度,扼杀了许多人才,有许多不甘没没无闻一辈子,宁肯远走异国他乡,寻求发展,这些人由于了解帝国内部情况,甚至对帝国也构成了威胁。

     来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