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月娘果然在!
她站在大灶旁边,灶上一锅正蒸腾翻滚地冒出白气,事先五香粉盐水泡发的糯米,和入肥瘦适宜的肉糜已经拌好,擀作巴掌大、张张荷叶形边的粉皮摊在掌心,那厢迅速抓一把糯米肉馅放在其中,左手再一握,转眼间即捏好一只金钱布兜样的稍梅放到藤制蒸笼内,明知道有人进来了,她也毫不在意:&ldquo小山,今日怎又这早来?&rdquo
&ldquo月娘&hellip&hellip&rdquo小山欲言又止,走进来几步,因为从小是孤儿,被人捡回就在高丽使馆里做小杂役工,吃睡不定时,所以他虽长满十二岁,也仍不比大灶高出多少:&ldquo月娘,我今日不想买肉的,有没有人心肝做的稍梅&hellip&hellip&rdquo
&ldquo人心肝?&rdquo月娘手中并未迟疑,转眼一笼都做好,攒齐一摞便上火闷盖,还是淡淡口气,&ldquo人心肝做的未必好吃,心瓣儿一熟就老硬了,倒不如拿七八个串作一串儿,风干等到&lsquo冬至日&rsquo再片成风干脯子下酒。
&rdquo
&ldquo可是&hellip&hellip&rdquo小山为难地低头,&ldquo可是她说想吃&hellip&hellip&rdquo
&ldquo她?&rdquo月娘眉头轻挑。
&ldquo是&hellip&hellip松莲玉奴,跟随高丽使者从高丽国来的。
&rdquo小山如实答。
&ldquo哦,这样。
&rdquo月娘不置可否地继续忙手里的活。
小山站在那不知所措,他不知道月娘究竟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他又觉得若是月娘的话,什么样的食物都肯定能办到的。
直站到帘外天光大亮,人声来客渐多,月娘开始忙碌招呼买卖,小山则讷讷地站在旁边,眼看一笼一笼稍梅被卖掉,他心里计算着还有多少卖完,等那些来买的人都走光,他才好再鼓起勇气询问月娘&hellip&hellip
终于时至中午,月娘把笼屉里最后两个稍梅包起递给小山:&ldquo你怎还在?看两个黑眼眶子,整宿没睡?吃吧?&rdquo
&ldquo谢谢月娘&hellip&hellip&rdquo小山接过稍梅,似乎能感觉到月娘并不想帮自己找人心肝,虽然心有不甘却不敢强要,只得双手包着两个稍梅,默默地往回走。
&ldquo月稍梅&rdquo的各色稍梅,在月湖一带是特别有名气的,不论内馅荤还是素,&ldquo水、旱八鲜&rdquo的粉糯香甜,应时应节的城外雷菌、城北树瓜,添加些味道浓厚的秘制红、白肉,所以明州城里上至达官,下至走卒,没有不爱吃&ldquo月稍梅&rdquo的。
小山怀里揣起两个稍梅,想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