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尾声

首页
离奴在草丛里滚来滚去,自得其乐。

     几番试探下来,元曜发现司风虽然能写会读,但是对于诗赋,那是一窍不通。

    元曜只好提笔作了一首最简单的五言诗,让司风赏析。

     “春枕梦新词,竹簟绿桑枝。

     花落残阳里,不似去年时。

    ” 司风读了一遍,圆溜溜眼睛有些呆滞,道:“先生,这首诗写的是春天。

    ” 元曜笑道:“是春天。

    你再看看这首诗的对仗和韵脚,有什么心得?” 司风又读了一遍,眼神更呆滞了,道:“不知道,看不懂。

    ” 元曜冷汗,道:“要不,小生还是先教你四声八病(3)吧。

    诗赋浩如烟海,其美灿若星辰,这是非常值得学的。

    ” “好的,先生。

    ”司风懵道。

     于是,元曜从声律入门开始,点点滴滴地教司风平仄相配,浮切飞沉,让它逐字逐句地练习。

     司风虽然笨拙,但学得非常认真。

     白姬听了半天,似有所悟,摇头吟道:“耽著世乐书云烟,一杯清酒壶中天。

    曾忆小径吹花落,而今寒阁听雨眠。

    ” 元曜抬头道:“对仗尚可,声律不对。

    ” “嘁!”白姬闷头喝酒。

     离奴也摇头晃脑地吟道:“一只猫,两只猫,三只四只五只猫,一起蹦蹦跳。

    书呆子,爷这诗怎么样?” “狗屁不通。

    ”元曜道。

     “哦。

    ”离奴不高兴地道。

     从此,只要元曜没有出门,司风天天傍晚来缥缈阁学习两个时辰,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它虽然悟性不好,但贵在坚持与用心,倒也一天一天在进步。

     元曜贯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4)的精神,并不强行给司风灌输诗赋,而是以启发它思考为主,调动它的学习积极性,让它自己思考和探索。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司风渐渐地通晓了声律,竟然能写出诗了。

     “天光澹澹接水色,兰裙依依翻碧荷。

     孤影归棹斜阳里,天涯飘零销魂客。

    ” 元曜皱眉道:“虽然平仄不对,但能写成这样也不错了。

    小生给你拆解一下,你领悟一下平仄入律,改一改。

    ” 元曜耐心地给司风拆解这首诗,司风用心地听着,眼神一会儿迷茫,一会儿清醒。

     离奴也拿了一张纸,一支毛笔,在回廊下写诗。

     “月下一只猫,树上两只猫,一共几只猫?应该三只猫。

    书呆子,爷这次总算写通了吧?” 元曜冷汗,道:“离奴老弟,你这次是七窍通了六窍。

    ” 离奴觉得七窍通了六窍已经很不错了,开心地笑了。

     白姬一边喝酒,一边看佛经,忙里偷闲地道:“离奴,七窍通了六窍是一窍不通。

    轩之的意思是你这次写的跟上次写的也没区别。

    ” 离奴一听,把笔一摔,骂道:“什么破诗,爷不写了!” 司风很认真地继续学习,直到月上中天,才告辞离去。

     注释:(1)襄半夏:药材名。

    襄州特产。

     (2)束脩:一捆干肉,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酬礼。

     (3)四声八病:南北朝时期发现并运用于诗歌创作的声律要求。

     (4)出自《礼记·学记》,作者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乐正克,乐正克是孟子的学生。

     番外:《束脩》束脩(中) 时光如梭,转眼已近上巳节(1)。

     这一天,白姬收到一封太平府发来的邀请函,上面附着一枝带着露水的芙蓉花。

     白姬打开信函,看了看,笑道:“明天上巳节,太平公主在芙蓉园边的别院里举行流觞曲水的诗宴,很多文人墨客都会参加,轩之要不要一起去凑热闹?” 元曜道:“好呀。

    小生想把司风也带去,他也学诗赋那么久了,正好可以试试在流觞曲水上跟大家切磋一番。

    ” 白姬笑道:“可以。

    ” 离奴急忙道:“主人,离奴也要去,去年斗花草(2)斗输了,今年离奴铆足了劲儿,一定要赢。

    ” 白姬笑道:“可以。

    ” 三月三,上巳节。

     曲江池,芙蓉园。

     上巳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长安城里的文人雅士、贵妇淑媛都会出门参加各种活动。

    贵妇们喜欢去郊外踏青寻芳斗花草,文人雅士们热衷于曲水流觞,吟诗唱酬。

     白姬、元曜、离奴、司风一大早就乘马车离开西市,去往曲江池。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一路上行去,只见桃李芬芳,嫩柳垂波,宝马香车满路,游人如过江之鲫。

     太平公主的别院位于曲江池边,占地有半坊之大,从江中自引一道水渠入宅,十分豪奢华美。

     白姬、元曜、离奴、司风下了马车,由彩衣婢女引入豪宅之中,穿过琼楼玉宇,亭台楼阁,直往后花园而去。

     太平别院的花园依江绕石而建,遍种奇花异草,芳菲葱茏,一个一个雅座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弯曲流水排列,桌案上放着美酒佳肴,笔墨纸砚,正适合举行流觞曲水的盛宴。

     花园入口处,有一片玉璧般的碧绿池塘,池塘边摆放着三尊博山香炉,香炉里燃烧着名贵的犀香,有彩衣婢女手拿木舀,替入宴的客人们举行祓禊(3)仪式,临水除垢,祓除不祥。

     白姬、元曜、离奴、司风在池塘边举行完祓禊仪式,就被引路的婢女带入了宴会之中,在座位上坐下。

     白姬落座,见桌案上有美酒,就自斟自饮起来。

     元曜落座,四处一看,太平公主还没入席,但是宾客已经来了多半,看打扮都是些文人雅士,大家正在互相酬答,十分热闹。

     离奴完全坐不住,等引路婢女一走,他就豪气万丈地冲去外面跟仕女们斗花草去了。

     司风从没见过这种宴会,有些局促不安,一想到一会儿可能要当众作诗,更是紧张得满头大汗。

     元曜安慰司风道:“不要紧,这只是一场娱乐的宴会,万一流觞飘来,你实在不会作,还有小生呢。

    多欣赏别人的佳作,学习别人的思路,就不虚此行了。

    ” “嗯,先生。

    ”司风放松了一些。

     元曜见白姬在喝酒,不由得道:“白姬,你不要只顾着喝酒,万一流觞飘到你那里,你也是要作诗的。

    ” 白姬笑道:“放心,流觞必定不会飘到我面前。

    轩之如果再啰嗦下去的话,我必定让流觞次次飘到你面前。

    ” 元曜冷汗,不敢再作声了。

     白姬四顾张望,道:“啊,靠兰亭的那个胖子衣服颜色好讨厌,看上去也不像有学问的样子,待会儿让流觞飘到他面前,让他出丑吧。

    ” “白姬,不许捉弄人!”当然,因为怕流觞次次飘到自己面前,作不出诗赋当众丢脸,小书生这句话只在心里吼出来。

     “轩之,你也来了。

    ”一个温和而热情的声音响起来。

     元曜回头一看,原来是王维。

    王维是元曜的表哥,本来住在京郊别院,桃核墨事件之后,就搬来了城里,用心在仕途上。

    因为缥缈阁里琐事多,元曜很少有空跟王维相聚,也不知道他仕途怎么样了,只依稀听说他现在依附太平公主,在太平府里做幕僚。

     “啊,摩诘,好久不见了。

    ”元曜急忙站起身,热情地招呼道。

     白姬微笑颔首,向王维打了一个招呼。

     王维笑着回了一礼,转目望向司风,道:“这位是……?” 元曜笑道:“这是小生新收的一个学生,叫司风。

    ” 司风急忙起身,向王维行了一礼。

     王维笑道:“既然是轩之的学生,肯定有高才,一会儿必定有佳作。

    ” 司风一听,本来放松了的心又悬了起来,紧张得满头大汗。

     王维和元曜寒暄了一会儿,互说了一下近况,约好改日一起踏青饮酒,就离开了。

     正好这时,太平公主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