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伤鹤芙蓉(三)

首页
也好,如果可以,最好身上要比他温暖那么一点。

     此时外面有人吗? 倒是有。

     杨婉就捏着小册子坐在刑房后面的石头台阶上。

     屋檐上在滑雪,偶尔一两抔落下来砸在她脚边。

     要说受惊倒不至于,但看着也冷。

    她不自觉地抱紧双腿,把下巴放在膝盖上,沉默地抠着小册子的边角,眼皮很沉,却没有睡意。

     昨晚她睡在邓瑛面前,睡得也并不好。

     大半夜的时候醒了,睁开眼发现邓瑛抬头望着窗上的雪影,好像一直没睡。

     夜里无光,但他眼睛里有一泓粼粼泛光的泉。

    哪怕他自己穿得很单薄,身子看起来冷得发僵,可那份在受刑前夜,仍然能安坐于墙角的平静,却令杨婉觉得有些温暖。

     入人世,虽重伤而不嫉。

     邓瑛的这种人性,在二十一世纪能治愈很多人大半个人生。

     以前为了知道邓瑛受刑前后的事,杨婉之前几乎翻遍了X京的几座图书馆,也没有找到靠谱的相关文献。

     但却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资料散落在晚明和清朝的文人私集中。

     比如清朝的一个不那么正经的文人,就在他自己的私集里杜撰过这么一段。

     他说邓瑛受刑后把自己的“宝贝”藏在一只小陶罐里,一直带在身上,后来他做了东厂提督,在城里置办了大宅,就把陶罐埋在外宅正堂前的一颗榆树根下,命人每日给酒坛浇水,据说,这叫“种根儿”。

    种根的时候心虔诚,没准儿躲过内宫刷茬,那底下还能长出来。

    可惜后来,邓瑛获罪受死,激愤的东林党青年把那酒坛子挖了出来砸开,掏出里面的腐物烧成了炭。

     杨婉看到这里,就果断弃掉了那个清朝文人所有的资料。

     做历史研究,别说立场,最好连性格都不要有。

     那人是有多扭曲才能编出邓瑛“种根儿”这种没脑子的事。

     杨婉扒邓瑛扒到最后,是完全不能接受任何明史研究者,出于任何目的,对邓瑛进行人身羞辱的。

    而最能够对抗这些乱七八糟的记述的东西,莫过于真正的一手资料。

     有什么比身在当时,亲眼所见更直接的资料了呢? 杨婉心里什么都明白,但怎么说呢? 文献里的那个人是死人,和活人之间没有边界。

    他们没有隐私,已经熄灭了的人生就是拿给后人来窥探的。

    但是活在杨婉眼前的这个邓瑛不一样。

     他不是烧不起来的炭火堆,不需要复燃。

     杨婉觉得,至少在这个时空里,他除了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之外,他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平等的。

     算了。

     她最终决定不要这个一手资料,站起来拍掉头发上的雪沫子,但仍然有点不甘心,回头又朝布满黑苔的墙壁看了一眼。

     算了。

     她又把这两个字默念了一遍。

     等他好一点了再说吧,反正这一趴……也不是很重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