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首页
和婶子慢慢说话。

    ” “谁跟她有话慢慢说,我这就来。

    ” 王氏背着双手,摇头晃脑地往家走。

     顾茵上前搀了她一条胳膊,轻声细语地道:“婶子刚刚才特地告知咱们武安有天分这个事儿,娘也是礼尚往来送了包子去。

    本都是好事儿,怎么我方才听着好像你俩又要争上了?” 王氏连忙解释说没有,“我没有和她争,是她酸我还嚷嚷起来了。

    ” 顾茵无奈,只得转身冲着许氏微微福身致歉。

     许氏微微笑了笑,算是接受了她劝和的好意。

     等到许氏回了屋,许青川也出声劝道:“娘和武家婶子本是旧友,有话好好说,别伤了两家情分。

    ” “谁和她有情分?”许氏仍然气哼哼的,其实她也知道王氏那句“没有儿媳妇”只是顺嘴说出,而不是故意刺她的,但这件事却是她的一大心病。

     早些年许家还没倒的时候,不少人家都上赶着来给年幼的许青川说媒。

     许家二老参详了很久,给许青川定下了一门娃娃亲。

     对方家境普通,但是书香门第,家风清正。

     两家自此成了通家之好,对方靠着许家的帮衬,日子越来越好。

     这门亲事很对许氏的胃口,把那女孩当成亲女儿来疼。

     但后来许家出了事,二老被抓进大牢,许氏的夫君又病倒了,许氏惶然无助之下求助到亲家,希望对方能帮自己写一纸诉状递上去。

     可对方不仅对她避而不见,甚至还让仆从扔出了当年的定亲信物,说什么“当年不过是两家长辈说的玩笑话,做不得数,许太太还是别说什么亲家这样的话来惹人发笑了”,让许氏心寒到了如今。

     一直到后来许青川十三岁成了少年案首,风头无两,这才又有媒人上门来张罗说亲。

     但是那会子说亲的人家档次就很低了,毕竟许家家境一落千丈,许青川虽是少年才俊,但未来到底如何也没人敢打包票。

     许氏心里憋着一股子气,想着非要给儿子寻一门不输于当年的亲事,就把那些人都拒了。

     一晃眼,许青川都这个年纪了,许氏还是没能选到合心意的儿媳妇。

     “儿啊,是娘对不住你。

    ”想到旧事,许氏一时泪眼婆娑,“旁人在你这个年岁孩子都该有了,为娘却……” 许青川连忙给他拭泪,“娘这又是说的哪里话,我一心读书,本也不想成家。

    您要是真让我随便娶个不适合的媳妇,才是对我不好。

    ” 许氏一想也对,自家儿子是有大前程的,真要娶了媳妇,回头下场的时候分了心可是得不偿失。

     她的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被哄好了就破涕为笑,催着许青川回屋看书去。

     ………… 顾茵和王氏这天早早地就歇下了,半夜更深露重的时候又一起起了身。

     顾茵开始熬菜粥,她先用适量猪油把切好的青菜炒过一遍,等炒出香味再加水开熬。

     等粥上了锅,她再开始包包子。

     素馅的包了一百个,菜肉的包了五十个,时不时还要去调整灶膛里的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