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见山还是山

首页
皇上进些滋补,略尽微忱。

    ” 盏中物晶莹如凝脂。

    魏嬿婉执银匙,轻缓搅动,蜜香氤氲,方小心翼翼舀起一匙,奉至御前:“皇上且品,这火候…可还使得?” 如懿眸光微冷,忽以素绢掩鼻:“妹妹这燕窝火候虽足,用料却忒实,恐失‘清、透、润’之本真。

    古语‘过犹不及’,滋补贪多,反损其清贵,犹明珠蒙尘,美玉堆砌,徒然暴殄。

    ” 魏嬿婉恭谨垂首:“姐姐高见,字字珠玑。

    妹妹才疏,于庖厨之道懵懂,恐暴殄天物。

    还求姐姐赐教。

    ” 如懿指尖优雅掠过盏沿,从容道:“真品官燕盏,须爪哇、暹罗绝壁所采,色白如银,盏若轻舟者为上。

    烹时,宜取雪梨清露,取其甘冽,文火隔水,慢煨两时辰,令精华尽释,汤澄澈如初凝琥珀。

    火候尤重‘细、缓、匀’,猛则胶结失韵,弱则形散味寡。

    再佐宁夏枸杞三五粒,取其微甘温润,既和燕窝微寒,复增汤色明艳,宛若琥珀点金,方称雅致。

    如此,方不负天物,亦合‘食不厌精’之训。

    若一味堆砌甜腻,直与市井充饥之物何异?终失‘清贵’二字。

    ” “姐姐博闻,真令妹妹茅塞顿开!一盏燕窝,竟有如许门道。

    ”魏嬿婉作恍然状,复向皇上娇嗔:“皇上可听见了?娴妃姐姐方子精妙,臣妾明日便依方亲督重制,届时求皇上品鉴——万勿以政务推诿,负了姐姐金玉良言与臣妾一片心啊~” 皇上朗声大笑,就其手饮尽盏中羹,目光巡于二妃之间,蕴着几分了然的兴味:“眼下这盏已极好,入口温润。

    爱妃们各具心思,朕心甚慰。

    庖厨之道,贵在本真,亦重雅趣。

    令嫔之‘实’,取其诚心;娴妃之‘清’,得其雅韵,皆是佳味。

    若皆囿于成法,一丝不苟,反失天然意趣。

    宫闱之中,原该是百花齐放,百味调和。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懿闻听皇上如此言语,将那‘实’与‘清’并论,心下顿生不豫,面上虽竭力端庄,却已见沉色。

     魏嬿婉觑见此景,款款起身,捧起置于御案一角的泥金宫册,莲步移至如懿面前,双手奉上,声气温婉:“娴妃姐姐既蒙圣恩协理六宫,妹妹心头大石亦落。

    此册载近日要务,并臣妾批拟之法,请姐姐过目。

    ”她纤指轻点册中墨批,“内务府采买一项,银钱出入最易生弊,臣妾每每核验,必令库房、采买、支用三处账目勾稽比对,使其互相牵制,稍杜蠹虫。

    姐姐掌事,此节尤需留意。

    ” 如懿接过册子,指尖微凉,唇角勾起似嘲弧度:“妹妹虑事果然滴水不漏,竟将内务府积年老吏防备至此,倒显得我等往日只知风花雪月之辈,见识浅薄了。

    姐姐受教,日后定当‘萧规曹随’,照妹妹这金科玉律行事方妥。

    ” 魏嬿婉浑若未觉其锋,只屈膝温煦道:“姐姐言重了,妹妹不过尽本分,粗浅之见,焉敢称‘金科玉律’?姐姐兰心蕙质,自有法度,妹妹不过抛砖引玉。

    ”她应对得体,随即转身,欲将案上那剔红食盒撤下,让出位置。

     许是连日操劳,心神耗损,俯身提盒之际,眼前忽地一花,身形微晃,纤腰向后轻撞在御座旁高几所置一尊素雅的白瓷瓶上! 只闻“叮当”一声脆响,那瓷瓶晃了几晃,幸而魏嬿婉反应极快,素手回护,险险扶定,未致倾覆,仅虚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