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抓周习俗的,且也算是皇嗣们年幼时候比较隆重的一件事了。
养到周岁,孩子就算是初步立住了,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德妃特别用心地在筹备这件事情,事先还再三拉着儿子排练,教导他抓什么东西,结束之后去找他阿耶抱。
阮仁燧也都应了。
倒不是真的信这个,权当是哄他阿娘开心了嘛!
又不会少块肉。
因为是大日子,皇亲国戚们也都进宫来了,阮仁燧陆陆续续地见了不少人,收了许多礼,这还只是宫里边,宫外夏侯家收的更多——皇长子三个字往外一摆,毕竟还是有分量的。
阮仁燧坐在太后娘娘身边,竖着耳朵,听皇室的亲戚们话家常。
武安大长公主的女儿、小梁娘子的姐姐订亲啦。
这位大梁娘子是武安大长公主和安国公的长女,以后要承袭爵位的,所以没有出嫁,而是娶亲,夫婿是宁家郎。
母亲是皇室大长公主,父亲是皇朝四柱之一的安国公,算是顶级显赫的出身了,阮仁燧恍惚记得,上一世记忆的终点,这位少国公被外放出去做了封疆大吏……
太后娘娘的语气有些唏嘘:“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都长大了。
”
承恩公夫人在旁边含笑附和:“是呀,岁月匆匆如流水,就这么过去了。
”
韩王妃也说:“小的时候觉得日子过得慢,一天天掰着手指头数,觉得太难熬了,可等到成年之后,就‘嗖’一下子快起来啦。
”
阮仁燧忍不住多看了她们俩几眼。
他对于承恩公夫人和韩王妃并不算很熟悉,记忆里,这两位夫人的寿数都不算很长……
这时候再看,倒是能察觉出几分征兆来了。
承恩公夫人脸色有些苍白,像一朵失了大半色彩的海棠,倒是举止娴雅从容,颇有大家风范。
韩王妃是个细长脸颊的美人儿,手里边捏一把泥金折扇,身子看着就有些单薄,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柳条一样地柔和。
阮仁燧记得,韩王妃颇擅文辞,一度代替太后娘娘主持过凤凰阁宴。
他正这么思忖着,冷不防面前忽然间出现了一张大脸:“哇!”
阮仁燧不轻不重地给吓了一跳,不由得抖了一抖。
紧接着就听“啪”一声响,韩王妃一扇子拍在韩王脑门儿上:“你这是做什么?当心惊着孩子。
”
阮仁燧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没好气地瞪着面前人。
韩王也不在意形象,半蹲下身,笑眯眯地看着他:“哎呀,生气啦,对不住啊小岁岁,是叔爷爷不好,你吃糖不吃啊?”
阮仁燧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捏紧了小拳头。
面前这个讨厌的大人,是我皇爷爷的弟弟,我阿耶的叔叔,论辈分,我该管他叫叔爷爷。
他的封号是韩王,因为辈分高的原因,从及冠开始,就在做九卿之一的宗正寺卿了。
可实际上,这家伙身体不算太好,一天班都没上过,一点活都没干过!
但是照常在领俸禄!
他不光是领宗正寺卿的俸禄,作为亲王,还有一份俸禄!
逢年过节,我阿耶还要厚赠这个叔叔。
呵呵,我最讨厌这种游手好闲、光吃不干,整日无所事事,别人还拿他没办法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