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0章

首页
的和左右的人透露。

     “哈哈,什么加封。

    是官家下旨赐婚!” “赐婚?莫不是有朝臣看中了那位年轻进士,请旨赐婚?” 这也有可能,只是哪有这般猴急的,那些身居高位的宰辅们不都是回去以后把人喊进府里,恩威并施,最后叫人感恩戴德地迎娶么? 真是稀奇。

     却没成想,那好事者摇了摇头,摇头晃脑,好不得意,任由人家猜测半晌才继续开口。

     “要我说,今科的状元郎当真是位君子,那不但是才高八斗,便是人品也是白玉无暇,重诺守信。

    ” “何意?这时候还卖什么关子,便告诉我等吧,说得云里雾里,谁猜得出来!” 眼见周遭人都急切得不行,抓心挠肝地想知道,那好事者这才悉数说出。

     “那状元郎在闻喜宴上当众请求官家赐婚,说是他有一门自幼定下的亲事,两家分别两地十多年,近来那户人家才搬迁至汴京,因此迟迟未能完婚,未免外人非议,想请官家赐婚,全一份体面。

     “官家就好奇啊,因着状元郎的父亲乃是当朝的同平章事,他既然有婚约,怎么汴京无人有所闻?状元郎就把定亲的那户人家底细说了清楚,原来那家小娘子的父亲仕途不顺,归隐乡野,谁料后来就病逝了。

    两家也正是因此,断了联系,汴京之人自然不知道这桩旧约。

     “官家又问了,既然汴京无人知晓,她家里又已经没落,怎么你还执意求娶,不惜请我下旨赐婚,给她体面尊贵?你们猜猜状元郎说了什么? “汴京百姓不知,可他知,天地知,陈家叔父地下亦有知,人有生死,天地有变化,但誓约如旧,这是为人的道义,更是受圣贤熏陶的儒家学子该有的私德。

    ” “然后呢然后呢,官家说什么?”一众人围了上来,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

     这样节义兼具,又是状元郎为主角的故事,坊间最为喜爱,何况中间还有许多波折,女方家又是没落,两人又是分别多年,最后在闻喜宴上请旨赐婚。

     传到瓦子里,不知要唱多少年。

     见众人反应激烈,那人才继续把自己从送酒的亲戚那听到的转口说出来。

     “官家当即朗声大笑,龙颜大开,夸状元郎有古时君子之范,说魏相公教子有方。

    而后就御笔亲提,下旨赐婚,听闻还赐给女方许多财物。

    最巧合的是什么,你们可知道?” “是何?” “探花郎站出来,代姊谢恩。

    今科的状元郎与探花郎竟是郎舅,可不正是巧得很嘛!” 围着他的百姓一个个也都拊掌道好。

     自古以来,百姓们就爱听历经波折,最后大团圆的故事。

    这不恰好合了众人的口味,一个个心满意足,倒比自己得了好处还要高兴。

     然后再同身边左右说起此事,一传十十传百,都为之称奇。

     正当众人都谈着此事时,强劲有力的鼓声如呼啸的海浪不断打在人耳畔,有人惊讶不已。

     “谁这般大胆,莫不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